下周二起新加坡剩餘組屋全年放開申購,為什麼新加坡的組屋遠勝香港公屋

2019年06月1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HDB發布公告,宣布「剩餘組屋再銷售」實行新政。下周二起,有意通過「剩餘組屋再銷售活動」購房的買家,可以隨時上網以先到先得的方式申請,並最快在下個工作日選購心儀單位。為了方便買家查詢,建屋局即日起率先在網上列出可申請的單位。

圖片來自HDB官網

具體來說,分為幾個方面:

1.經過三輪組屋銷售活動後,仍未售出的組屋將常年開放供買家上網申請。

2.剩餘租屋的詳情,今天在建屋局網站公布,下周二(6月18日)起可以開始申請。共有123個單位可供申請。

網址如下:

http://esales.hdb.gov.sg/bp25/launch/obf/OBF_page_2719/home.html

3.提交在線申請之後,最快在下一個工作日,就能夠挑選單位,按照先後順序,先到先得。

什麼是「剩餘組屋」?來幾個名詞解釋一下。

BTO——Build-to-Order,新組屋,以期房的方式購買。

SBF——Sale of Balance Flats,在BTO售賣過程中,會有剩餘單位,將會以SBF的形式和下一批BTO房子一起開放申請。

ROF——Re-Offer of Balance Flats,剩餘組屋還沒有被選中再次剩下的組屋,將會作為ROF再次開放申請。也就是我們說的「剩餘組屋再銷售」。

之前ROF的申請頻次是一年兩次。

說起新加坡組屋,很多人總是願意拿它與香港進行對比。新加坡政府規划具有前瞻性;相比之下,突出了香港房屋政策的三宗罪(反過來也就是說新加坡政府做得好的三大點)。

一、香港政府拿不到土地

但凡去過香港的人,相信都有類似的印象,香港山多、人多、房子小。小到什麼程度呢?據香港01報道,以平均來說,新加坡的人均居住面積為30平方米,是香港的14.96平方米的兩倍之多。

最誇張的例子則是,目前香港741萬人口中,有20.97萬人居住於狹小不已的劏房(一個單位分割成數個小單位分租),這些人的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僅5.25平方米,比一個廁所大不了多少。

一間面積不足4.6平方米的劏房。(香港01)

香港政府常常說沒有土地發展房屋,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自1969年加入建屋局起,劉太格每年都會到香港學習公屋發展,他受訪時一語戳破:「你們(香港)是有很多地的,最大的問題是政府拿不到土地。」

香港目前有80萬個公屋單位,40萬個資助房屋,和160萬個私人住宅單位,公私比例是4比6。反觀新加坡,有101萬個組屋單位,37萬個私宅單位,公私比例是7比3。

新加坡目前有82%的國民住在組屋,香港只有44.8%的人住在公營房屋(出租公屋及居屋)。

這麼看來,香港雖然人比我們多,但房屋也比我們多。為什麼政府卻沒有土地發展呢?土地都流到私人發展商手裡了嘛。

但私人發展商建造樓房的目的,除了提供住房以外,更重要是要賺錢,因此樓價連年飆漲,港人住不起私人房屋,又輪候不上住公屋,許多人淪為劏房住客。

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指出,以新加坡2017年的樓價為基準,新加坡人平均不吃不喝4.8年,便能買房;香港人則要不吃不喝19.4年,才能負擔得起房子,而在2016年,這個數據則為18.1年。驚人的樓價,成為壓在香港人頭上的一座大山。

新加坡政府則更加願意為人民安居。劉太格說:「我們的住宅,不僅僅是提供住宅,其實我們是提供社區,提供生活的方式,宜居生活。」

二、香港政府沒有長遠規劃

香港01說,以人為本又歷經研究的長遠規劃是新加坡成功的關鍵。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伍美琴今年在新加坡住了三個月,研究新加坡如何打造宜居城市。

她在影片中說:「他們(新加坡政府)尊重科學,尊重真相,這是我覺得最感動的。他們很尊重人們生活的過程當中,使用的空間效果如何,然後再評核改良。下次做的時候就有進步。」

劉太格在政府任職時,不斷組織專家透過研究解決問題,並把理念落實到規劃中。「比如說社會學,我當時在最高峰有12位擁有博士學位的社會學家在幫我做研究,研究之後的成果就用在下一輪的規劃。」

新加坡的長遠規劃是多層次的規劃體系,包括展望未來50年國家願景、人口規模、城市功能布局的概念規劃,每10年更新一次。還有展望未來10至15年的發展,訂明具體土地需要,使用用途、發展參數、開發方案的總體規劃,每五年修訂一次。

劉太格甚至在1989年時,為政府製作了一份遠及100年的概念規劃。

(怪不得政府能從現在,就想好10到20年後,政府組屋的「臀部手術」以及VERS等計劃了。

要訣:一切提早規劃。多位部長白了少年頭,可能也是這麼來的。)

香港政府預計在今年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將作為香港發展策略。香港01記者問劉太格:「你覺得香港政府這種十幾二十幾年的規劃,足夠嗎?」

他笑了笑說:「這樣的規劃,就是做幾隻小火雞了,我當然能做大孔雀。」

言下之意,你們香港只規劃20年,我們新加坡有願景、有研究,還提前規劃100年,差距擺在這裡啊。

三、香港政府缺乏威信和決心

我們前面談到香港政府拿不到土地,那新加坡政府又是怎麼做的?大家不陌生的:強制徵收土地和填海,令政府土地面積,從建國初期的40%,增加到目前的80%。今日為世人所知的新加坡地標建築濱海灣金沙(Marina Bay Sands),都是靠填海了才建起來的啊。

新加坡還出台了10多部在土地徵用和管理方面的專門法例,為土地徵用、土地改良、土地出讓及土地租賃等,提供法律依據。香港01讚揚新加坡政府該出手時就出手,不用擔心冗長的法律訴訟。

劉太格也提到,新加坡最高峰時曾經規劃了28個高爾夫球場,後來陸續被政府徵用,目前剩下16個,其中三分之一球場的地契將於未來幾年到期,政府已經表明不會更新契約,而會收回作住宅及商業用途。粉嶺高球場位於香港新界,面積多達172公頃。

香港目前有6個高爾夫球場,其中占地面積172公頃的粉嶺高球場將於2020年約滿,多個當地團體要求政府收回球場興建公屋,但當局目前態度不明。

影片中受訪的包括早年從香港移民到新加坡的吳先生一家。他批評港府欠缺承擔,將土地供應的責任推給市民大眾,自己卻沒有清晰的政策,「郊野公園碰不得,高爾夫球場又不收回,又不填海,又不收棕地,農地也不想想怎樣開發。」

他認為「香港政府沒有將住屋當成需要為市民解決的要務」,而港府需要大刀闊斧才能解決房屋問題,不然「我們有生之年都不打算回香港生活。」

新加坡和香港房屋的比較

香港媒體對從新加坡組屋的正面報道,讚揚政府像是「天上有、地下無」般有魄力的機構,引來了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等內閣高官的轉發。

曾因工作在香港度過相當長一段租房生活的內政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孫雪玲更是深有體會。她在面簿發文回憶,當地房屋出租市場價格經常上漲,導致她幾乎每年都要搬一次家。

誇張的一次,她只住了四個月,房東便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轉售了房子,還無預警地通知她要在一個月內搬走,給她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沒有自己家,還要看別人(房東)的臉色辦事,這種體會相信對租房一族來說並不陌生。

孫雪玲感嘆:「我感激我現在在新加坡擁有的家。它是我的。我可以選擇住在裡面,我可以選擇賣掉它。我過去過著一種流浪般的生活,我再也不想回(到那種狀態)去了。」

這樣的新加坡,讓你怎能不愛?

新加坡知名網紅93萬新幣的HDB到底長啥樣?
2025年04月28日   •   8萬次閱讀
他在新加坡買房6年損失近180萬新幣!買房需小心這類房產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1500萬新幣?新加坡這個區的公寓接連賣出天價!憑什麼?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有錢買landed,卻沒想過「爛裝修」後患無窮!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的高價轉售組屋都出現在這些區!最新房價形勢一覽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星展預測:新加坡房價或0增長,買家是機會還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閱讀
最高1603萬新幣!新加坡公寓市場出現重大波動
2025年05月01日   •   3249次閱讀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房地產對比出爐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W公寓落戶新加坡:把頂配人生安放進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媒體圈住宅地段無法吸引發展商 招標活動截止當局未收到任何競標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業投資新寵, 甲級寫字樓和醫療套間已開盤!】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閱讀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甲級辦公樓空置飆高!背後藏著什麼信號?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