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風扇、燙斗和熱水壺等家用電器一旦故障或損壞就會被丟棄,不過這些電器交到「Repair Kopitiam」維修教練的手中,就會被注入「新生命」,讓居民繼續使用。

由本地民間組織可持續性生活實驗室(Sustainable Living Lab)發起的「Repair Kopitiam」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天會在淡濱尼和裕廊西舉行工作坊,教導大家如何修復電子產品,延長它們的壽命,避免製造不必要的垃圾。
該項目2014年創辦至今,已有超過600人報名成為義務「維修教練」,一共維修了超過3000件物品。

繼淡濱尼和裕廊西後,Repair Kopitiam與本地第二大發電廠楊忠禮西拉雅能源(YTL PowerSeraya)旗下電力公司Geneco合作,將工作坊擴大至宏茂橋。
環境及水源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昨天(9月29日)為這個位於宏茂橋1道第309B座組屋的Repair Kopitiam主持開幕儀式。

許連碹指出,環境及水源部將今年定為「邁向零廢棄年」,希望企業、社區和家庭能愛惜寶貴資源,積極實踐「3R」原則——Reduce(削減)、Reuse(重用)以及Recycle(循環利用)。

「很欣慰能有Repair Kopitiam這些由民間發起的項目,協助延長產品的壽命,減少購買新產品的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