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自建國以來,建立了堅實、可負擔且多元化的醫療保健體系,在分級醫療系統、醫療科研發展、醫療人員能力、醫保制度上都打下了夯實的基礎。這也讓新加坡成為世界上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之一,醫療保健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也得以保持在可持續水平,2021年的醫療保健消費物價指數也降低了。然而,新加坡的醫療保健體系也面臨了一些挑戰,一是人口老齡化,二是慢性病的人口占比越來越高,而這些挑戰就目前來說是一個不可逆的長期趨勢,將在未來對整個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重大的健康和經濟負擔。

新加坡所面對的人口老齡化情況,加上2020年以來的新冠疫情,促使了新加坡政府採取了果斷行動來減緩這些趨勢。而一個能不斷強化與具有韌性的醫療體系,關鍵點就是控制醫療需求,從源頭減少個人的醫療消費開支,這意味著新加坡必須將醫療保健的重心轉向基層民眾以及預防醫療,以減少上述挑戰所帶來的負擔。政府強調,每一個人需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不均衡的飲食和太少的運動量所導致的健康問題其實是能夠提前預防的。

為此目標,新加坡政府於2022年初就名為「健康SG」(Healthier SG)的長期性醫療保健計劃,開展了群眾民調、專家諮詢與策略制定過程,並於2022年9月出台了白皮書,決定從2023起逐步推行。與反應性治療性護理相比,這個計劃將更加重視主動預防性護理。計劃中也將建立系統和激勵措施,使個人能夠規劃自己的健康生活。 此計劃將鼓勵與協助所有新加坡國民: a) 選擇一名全科醫生作為自己的家庭醫生,進行長期的問診與醫療; b) 了解自己可以採取哪些預防性措施,來提高身體的健康水平; c) 知曉在有必要的時候,自己能夠以什麼方式來改善健康狀況。 健康SG計劃綜合考慮了上述這些目標,設計了五個關鍵功能:





健康SG白皮書是新加坡醫療保健系統的重大轉變,概括了新加坡未來的醫療保健願景,制定了需要採取的關鍵行動。政府進行了長遠考慮,有意識的加強預防保健,並準備大刀闊斧的對醫療保健系統進行投資和改進,以協助所有新加坡人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主動管理自己的慢性病問題,並與家庭醫生建立信任關係,能夠很好的規劃自己的健康人生。 而包括臨床醫生在內的醫療保健人士,除了如同過往需要儘可能的治療患者以外,還需要不斷思考幫助居民預防生病的方法,不斷採用先進技術、創新模式和數碼科技等方法來幫助居民改善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而政府則以政策和戰略為主導,加強投入到醫療保健軟硬體,建立全面的管理系統、實施計劃和激勵措施來支持整個健康SG計劃,讓每一個新加坡人在這個嶄新的社會契約下,都可以成為一個更健康、更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