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三名部長籲請年長者減少出門,昨早在牛車水、四馬路和大巴窯的年長者大幅減少,有攤主反映比平時的周末少了超過一半。不過,熟食中心內仍能看到不少年長者沒有戴好口罩聚集,情況令人擔憂。
貿工部長顏金勇、衛生部長王乙康和財政部長黃循財前天在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記者會上強調,德爾塔變種毒株專門攻擊年長者,年長者應減少出門,並注意防疫安全。
記者昨早走訪牛車水大廈、四馬路觀音堂佛祖廟和大巴窯4巷巴剎與熟食中心觀察情況。其中牛車水大廈小販中心內,食客同平時相比明顯減少,由於當局在大廈外的座椅和下棋區都拉起了封鎖圍網,因此沒有出現年長者聚集的情況。
根據記者觀察,雖然年長者人數減少,但還是出現一些年長者在熟食中心內五六人聚集,並拉下口罩聊天。據附近攤販反映,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一些食客也屢勸不聽。
一些年長者告訴記者,雖然明白疫情很嚴重,但自己不得不出門。梁細英(81歲,家庭主婦)就說:「不出門怎麼買菜?我不會上網買菜,就算可以不出門,但是不可以不吃飯吧?但我會小心的,出來主要只是買菜,買了就走,不會和其他人交流。」
陳順山(82歲,退休)則說:「我覺得熟食中心是還好,這裡比較通風,也沒那麼多人。如果不出來走走,我覺得很容易悶出病,腿很快就沒有力,精神也會不好,所以我覺得大家對年長者不要那麼苛刻。我們不應該聚集,但也不要說連去散步都不可以。」
經營素食攤位的鄭智光(37歲)則指出,今早來到熟食中心的年長者比平時少了一半,他對於這種情況感到並不意外,反而希望有更多人能選擇打包食物。他指出,牛車水大廈之前因為出現感染群而被迫關閉,如果食客打包則可以避免因出現傳播而必須關閉。
他說:「現在大家都有點怕,所以可以做什麼就做什麼,可以去打疫苗就打疫苗,如果可以的話也應該打包回家吃,讓我們一起解決當前危機,好過疫情反反覆復,影響會比較大。」
售賣滷鴨的郭好章(52歲)則說:「今天來熟食中心的年長者少了將近七成,對我們生意影響很大,但現在的情況很嚴重,我們也沒有辦法,只能準備比較少的食材。今天打包的人比平常多三成,如果大家願意盡一分力配合打包當然最好,安全第一。」
四馬路觀音堂佛祖廟雖然配合防疫措施收緊,將從9月27日關閉至10月24日,但是今天仍有不少信眾到寺廟門口進行簡單的禮拜就離開。
在附近乾糧店工作的蔡水炎(52歲)指出,今天到四馬路的年長者人數同之前相比減少了超過四成,大家普遍都比較配合政府的建議,雖然多少會影響生意,但這也是必須的。「每天看到病例人數我們也會擔心,希望這幾周疫情可以減緩,再讓生意重回軌道、」
其中一名信徒李秀英(82歲)則說:「我今天剛好走過,就順道過來拜拜。現在都會儘可能減少出門,平時也儘可能打包,今天是因為要修理電話才出來。我覺得年長者要學會怎麼樣保護自己,如果真的覺得悶,我覺得打電話和親友聯繫就好。」
另一名年長者李亞妹(90歲)則幾乎每天早上都會到住家附近的大巴窯4巷巴剎與熟食中心喝咖啡,順便買菜和麵包。回家前,她也經常在附近的涼亭坐一坐,與朋友聊天,但在中午之前就會回家。
「我一個人住,不出門真的很悶,老人家就是需要出門走走曬曬太陽的。但是我不會去太多人的地方,看到很多人就不過去,也會一直帶口罩。」
疫情之前她每個周末會到教堂,現在不能去,她卻又喜歡跟人談天,因此更加鬱悶。已經接種兩劑疫苗的她說:「感染不感染冠病也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出門一下子沒事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