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去年接獲的護照遺失案件,比前年多了近三倍。(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出國在外,除了錢包傍身,護照和手機也是重中之重,一旦遺失,分分鐘吃不了兜著走。
據報道,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在2022年共接獲961起遺失護照的投報,足足比2021年的248起增加了近三倍。
當局指出,這類護照遺失案件主要發生在學校假期等旅遊高峰期。
國人丟失護照的原因包括偷竊、搶劫,有時則是個人的不小心等。
丟失護照這種事情,當然是「大吉利是」,永遠都別發生最好,但如果不幸發生了,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簡單口訣:確認、報失、領取臨時旅遊證件
根據新加坡外交部及移民與關卡局資訊,如果不幸遺失護照,民眾應該這麼做:
1. 確認護照真的已找不回來;
紅螞蟻知道這聽起來似乎多此一舉,但要求民眾這麼做是有其道理的。這是因為只要一經舉報,原本的護照就會失效,即使失而復得,也再無用武之地。移民與關卡局特彆強調,如果在報失後找回原本的護照,也得在14天內將這本失而復得的護照交給當局,以免觸犯法律。
2. 確認找不回後,到移民與關卡局官網進行線上報失程序;
3. 如果護照是因被偷或被搶等不法行為而丟失,當局也建議民眾向旅遊當地警方報案,並聯繫最靠近的新加坡海外領館,尋求相關協助;
4. 完成報失程序及確認身份後,準備兩張護照規格的大頭照,照片將用於製作臨時旅遊證件。

民眾可透過移民與關卡局官網申報護照遺失。(移民與關卡局官網截圖)
除了護照,另一遺失後可能帶來大麻煩的,還有現在人手一支的手機。
手機即是人們出國在外與人聯繫和搜尋資訊的工具,也是無現金交易的好幫手,如何保護好手機,主要可分為兩個環節。
首先是在出行前,確保手機的安全性,接著是儘可能確保手機丟失後,還有辦法找回。
確保手機需安全認證解鎖
出行前,先確保手機已開啟生物認證模式(如臉部辨識或指紋辨識),並設定密碼保護,以免手機落入他人手中後能被輕易解鎖。
《海峽時報》訪問的資安專家Jan Sysmans指出,只要做到上述兩點,基本上就能避免手機被不法之徒利用。
至於電影中常出現的那種手機密碼一下就被破解的情節,資安專家的忠告是:安啦,電影只是電影,現實中手機才沒那麼容易被破解。
接下來為手機做好定位追蹤
出國旅遊前,民眾應在手機上安裝可追蹤手機位置的應用程式,例如安卓手機的「Find My Device」及蘋果手機的「Find My」應用程式。
透過上述應用程式與其他旅伴的手機進行連結,一旦手機遺失,便可透過其他人的手機進行定位。
同時,這類應用程式也能讓我們透過遠端遙控,抹除遺失手機的數據。
這些應用程式的用處還包括,讓人們在家人朋友旅遊時,可實時掌握他們的行蹤。
做完定位,接下來也可把重要文件或照片預先備份到電腦或雲端上,如果手機不幸遺失也能快速找回重要資料。

如今的手機都已設有定位功能。(蘋果網站)
如果真的那麼衰,丟了手機該怎麼辦?
此時,出行前所做的準備功夫就能派上用場了。
一旦發現手機不幸遺失,馬上開啟上述定位系統,找出手機所在。
若手機是被不法之徒所竊取,也應考慮是否要遠端刪除該手機的數據,以免被有心人士利用。
接下來,向當地警方投報手機遺失。
電子錢包會不會被盜用?
隨著電子支付越來越普及,如今也有不少人在手機里安裝了電子錢包。
為避免電子錢包因手機丟失而面臨被盜用風險,資安專家建議,應該確保手機上的「Apple Pay」、「Google Pay」、「Grabpay」等電子支付應用程式設有安全認證,即在每次付款前,必須先透過個人的生物認證或密碼解鎖。
在借記卡和信用卡兩者之間,專家也建議應優先選擇將信用卡綁定作為充值方式,因為信用卡通常針對未經授權的交易設有保障機制,這將儘可能降低電子錢包被盜用的風險。
最後,出國旅遊也可考慮加購旅遊險,如果不幸碰上丟失護照或手機這檔衰事,由此衍生的附加費用或金錢損失,至少還能獲得一定程度的賠償。
當然,最重要的,希望這份指南,蟻粉永遠不需要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