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血粉絲湯是小紅最喜歡的特色小吃之一。
喝一口鴨湯,熱騰騰帶著鴨油香;咬一塊鴨血,鮮嫩柔滑;嚼一段鴨腸,彈牙多汁;還有綿密軟糯的鴨肝、咸香入味的鴨肫、以及炸過又在鴨湯里煮到鼓囊囊的油豆腐(或回鹵干),裹挾著湯汁滑溜溜的粉絲…..

鴨血直接做湯、炒菜也是鮮嫩爽滑,涮火鍋更是一絕。
估計饞這一口的可不少,尤其是南方人,特別是江浙滬包郵地帶,吃著鴨血粉絲湯長大的南京人就更不用說了,「金陵鴨餚甲天下」,就算是背井離鄉下南洋,怕也是滿城找過鴨血湯吧?

新 加 坡 不 讓 賣 鴨 血 !
新加坡農糧局指出,禁止鴨血等動物血製品,主要因血製品容易滋生細菌和傳染疾病。
而像這種非法進口的食品由於來源不明,除了會造成食品安全威脅,也會對公眾和動物衛生安全構成威脅。

賣鴨血中餐館被重罰
去年8月31日,農糧局接獲情報,到名為Li Ji Chuan Chuan Xiang的華人餐館突擊檢查,查獲該餐館出售6.3公斤的鴨血供顧客食用。

今年9月13日,Li Ji Chuan Chuan Xiang餐館被法庭判決罰款8000元。
我估計這位餐館老闆以後都不想再碰鴨血了,這可是一千多新幣一公斤的鴨血啊!

調查顯示,Li Ji Chuan Chuan Xiang餐館的老闆是通過微信簡訊平台向一名男子購買鴨血。

通過微信售賣鴨血的男子已在擁有非法進口的鴨血和肉類產品,以及教唆他人非法進口加工食品等罪名下被控上法庭。
一旦罪成,初犯可被罰款高達5萬元或兩年監禁,或兩者兼施。
就因為查獲了6.3公斤鴨血,至於這麼嚴重嗎?

至於。
新加坡的食品安全世界排名第四,亞洲排名第一,正是仰賴於近乎嚴苛的食品安全立法體系和嚴格的食品鑑定標準。

新加坡食品安全立法體系
新加坡的食品安全立法體系是由刑法典以及行政法共同規定的,包含的食品安全犯罪行為種類非常繁雜。
其主要的食品安全行政法包括《食品銷售法》、《飼料原料法》、《農食獸醫管理局法》、《動物和鳥類法》、《植物管制法》、《漁業法》,以及這些行政法附屬的大量行政條例等。

嚴格的食品鑑定標準
新加坡自2006年就已經開始實行ISO22000食品安全鑑定標準,這是比較嚴格的一種標準,在當時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第一個採用此標準的國家。
負責食品檢驗和鑑定的機構為農糧獸醫局,已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採用高解析質譜技術,它不僅能發現已知的常見污染物,非常規污染物在它面前也難以漏網。

農糧獸醫局為此建立了涵蓋約1.1萬種化合物的資料庫並展開調試分析。
目前全球使用這種技術的實驗設施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地。
該技術主要用於檢測較容易出現安全問題的食品,如肉類、速食製品、海產品及奶粉和其他嬰兒食品。

農糧獸醫局的檢驗人員甚至還會去超市進行「臥底檢查」,併購買一些罐頭食品和奶粉回來再次檢測。
所有樣品都在農糧獸醫局實驗室進行相關檢測。
例如,對家禽樣本進行致病菌如沙門氏菌的檢測;檢測會導致食物中毒的某些成分;以及檢測蔬菜中含有的殺蟲劑或農藥成分等。

為了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的檢驗,新加坡曾於2004年7月開設了一家耗資3200萬新元(約合2030萬美元)的新獸醫公共衛生中心。
除了負責確保新加坡本地食品的安全之外,該中心還將為區域國家檢測食品。
新獸醫公共衛生中心一共有8個實驗室,其中就包括了轉基因食品檢測室。

說了這麼多,小夥伴們除了為自己能生活在安全感爆棚的新加坡而欣慰之外,可能也認清了一個殘酷的事實:
想在新加坡吃上鴨血粉絲湯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你認為新加坡還有什麼美食是你想吃而吃不上的?
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