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新加坡的「發家史」

2020年02月24日   •   2萬次閱讀

2018年中美博弈,新加坡經濟似乎並未受到太大影響,當年新加坡GDP增速達到3.2%,這在已開發國家經濟體中(新加坡國民人均收入達到6.46萬美元,排全球第3),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然而,中美博弈對新加坡經濟影響具有時滯性,2019年,新加坡GDP增速急劇放緩至0.9%。

為何會出現此種情景?

因為,中國已經占據全球80%的中低端製造份額,而新加坡所處地理位置非常好(這一點,我放在後面詳細講),中國進出口商品中相當一部分要經過新加坡,甚至先停泊在新加坡港口,然後分發至周邊國家。

這就相當於,在一個村子裡有一家小賣鋪,有一家富人經常在小賣鋪中消費,突然有一天,富人家裡出了一點事情,沒錢在小賣鋪買東西了,小賣鋪的買賣自然就不好了。

我們來詳細闡述一下新加坡的「發家史」: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的最南端。如果我們不仔細看的話,你會覺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是連在一起的,其實兩者之間還隔著一個「柔佛海峽」。

新加坡總面積僅相當於上海浦東新區的60%,人口564萬,可謂一個彈丸之國,但是這個國家很有福氣。

新加坡占據著馬六甲海峽的咽喉之地。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該島嶼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共同管轄。

由於馬六甲海峽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這使它成為亞、非、歐、澳沿岸國家往來的重要海上要道,也使它成為東南亞乃至整個東亞地區,最具有經濟與軍事價值的港口要塞。

就拿中國來說,中國大部分石油進口來自非洲、中東國家,而馬六甲海峽是中國石油海運的必經之地,80%的石油運輸船必須經過此地。

寫到這裡,你可能要問,既然馬六甲海峽為三國共管,為何只有新加坡富得流油呢?

因為命好。

馬六甲海峽的主要航道集中在東側。這裡不僅水面平靜,而且吃水深,非常適宜在海峽沿岸建立港口,而新加坡正好扼守在這裡。西側就不同了。這裡大多是沼澤與淺灘,建立海港非常不方便。

2018年,新加坡港的年吞吐量超過3660萬標準貨櫃,成為世界第二大港,而馬來西亞的最大港口巴生港僅為1100萬,印尼的棉蘭市年吞吐量僅為120萬。

有了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想不發財都難。(這就相當於你家剛好位於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你在街邊買水都會發財)

很快,新加坡商業發展起來了,商業發展起來,大宗商品的期貨交易自然會建立起來,有了大宗商品的期貨交易,各大銀行與金融機構蜂擁而至,金融業自然也發展起來了,新加坡很快成為僅次於倫敦與紐約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其實,中國香港與新加坡比較相似。新加坡作為連結東亞與世界的窗口,香港是中國與西方國家交往的窗口,它才能迅速發展起自己的貿易物流、金融服務、工商業、製造業等。

李光耀不僅在新加坡搞起來旅遊、商業貿易、金融,人家也搞起來高端製造,並且實體產業占據GDP的比重很高。

新加坡經濟在2010年之後,實現對香港經濟的彎道超車。2018年,新加坡以560萬人口創造的GDP與740萬人口的香港幾乎持平。

與香港房地產綁架經濟的模式不同,新加坡不僅以強有力手段打壓房價,同時致力於多樣化發展。

新加坡本身不產油,但是李光耀從許多國家石油運輸必經本地中看到商機,大力發展石油精鍊,目前香港已經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精鍊中心。同時,新加坡大力發展半導體、高端製造業、生物製造、造船等產業。

2018年,香港製造業占GDP比重僅為0.98%

2018年之前,新加坡高端製造發展相當不錯。2017年新加坡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10.1%,而香港數據僅為0.43%。

但是,現在全球經濟進入存量博弈時代。第三次產業革命的紅利已經基本吃完,而第四次科技革命尚沒有形成新的突破,無法形成穩定的經濟增長點,全球各個國家只有在僅存的存量財富空間中進行爭奪。

再加上,由於中國製造業的強勢崛起,迅速成為已開發國家的「粉碎機」。

由於中國具有全球最完備的工業體系,中國的科技投入全球第二(美國第一),每年畢業幾百萬的理工科大學生……

以上種種優勢,使得「中國製造」一旦進入某細分行業,就能夠迅速實現技術突破。然後,利用國內龐大的消費市場,把該行業產品做成「白菜價」,全球其它國家相關行業紛紛破產,從而實現行業壟斷。

新加坡這樣的城邦國家更是難以倖免。2018年之後,新加坡的經濟數據也開始難看起來。

寫到這裡,你可能要問,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新加坡才處處與中國人作對?

這個同學你先坐下。新加坡一直跟中國作對,這個結論你說得對,但是原因你說的不全對!

我估計大家都有一個困惑。

新加坡華人占比達到75%,再加上一部分馬來人(13%)、印度人(9%),是中國以外唯一的華人為主的國家。新加坡華人大多來自福建、廣東、海南,與中國同宗同祖、同文同種,為何凈是一些「黃皮白心」?

小孩沒娘,說來話長。

新航路開闢之後,為了在全球尋找廉價原料與工業品傾銷地,英國、葡萄牙、荷蘭等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尋求全球擴張,紛紛圈定自己的勢力範圍。1824年,新加坡很快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並成為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英國僅在新加坡港的投資上面,就花費4億美元。  

二戰之後,英國迅速沒落,新加坡開始尋求獨立。1963年,新加坡與馬來亞聯合邦、沙撈越以及北婆羅洲(沙巴)共組成立馬來西亞聯邦。

當然,新加坡也有自己的無奈。

新加坡資源十分匱乏。糧食、蔬菜、淡水、水果都十分依賴周邊的國家,投靠信仰伊斯蘭教的馬來人也是無奈之舉。

然而,2年後馬來亞聯邦很快拋棄了新加坡。留下李嘉誠在馬來亞議會大廈默默流淚。新加坡太弱小了,需要背靠一顆大樹,而馬來西亞這棵樹,不要這根小草了,能不傷心嗎?

按說,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東面,為何馬來西亞不要它呢?

馬來西亞也有自己的打算。新加坡以華人為主,而能夠在南洋發展的華人都具有吃苦耐勞的秉性,儘管馬來人控制著馬來亞聯邦的政治,而新加坡華人在馬來亞聯邦中人口占44%,最重要的是,華人控制著聯邦的經濟,由於馬來亞聯邦實行議會共和制,馬來族人擔心時間久了,自己將會失去國家主導權。

如果那樣的話,還不如讓新加坡脫離聯邦,這樣馬來邦中的華人占比就會銳減到24%,反正新加坡對馬來西亞非常依賴,再厲害的孫猴子也逃不過如來的手掌心。

不過,現在來看,馬來西亞失算了。

新加坡失去馬來西亞這棵大樹,迅速找到了一顆更大的樹——美國。

上世紀60年代,全球分為兩大陣營:華約和北約。

北約的老大是美國,並且代表著海權國家,保持全球經貿圈。華約的老大是蘇聯,他們代表著陸權國家,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進行經貿交往。新加坡必須在美國與蘇聯之間站隊。

新加坡最終選擇了美國。原因很簡單,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更容易發展市場經濟,對於美國有吸引價值,而蘇聯的觸角根本伸不到南洋地區,無法保護自己。

於是,新加坡大喊一聲「乾爹」,迅速投入美國的懷抱。

認了乾爹之後,新加坡憑藉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利用日本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產業鏈,美國在越戰期間把自己作為戰略後背基地,迅速發展起來。

進入21世紀之後,隨著中國的逐步強大,美國與新加坡同時感覺到來自中國的威脅,開始合夥找中國的麻煩。

中國對新加坡的威脅來自上海洋山港。

上海洋山港是深水港,能夠停靠萬箱以上的巨輪。由於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經由馬六甲的半數以上的貨物是運往中國的。

洋山港建成之後,這些貨櫃巨輪可以不用停靠在新加坡港,直接駛向洋山港,然後再把貨物分別運往東南亞周邊國家。

相比停靠在新加坡港,然後在分別裝船運往世界各地,要節省很多運費。再加上,上海本來就是長江入海口,背靠長江水道,相對新加坡港更具有優勢。

中國對美國的威脅,來自於對美國世界霸權的挑戰。

前文已經說過,中國80%的石油進口必須通過馬六甲海峽。美國與新加坡共用「樟宜軍事基地」,美國軍艦可以在新加坡港自由停泊。

這就使得美國軍艦可以在24小時之內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達到海灣地區,向東則可以直接進入南海海域。

於是,南海附近莫名其妙地出現許多「海盜」,他們不斷襲擊中國商船,害得中國不得不利用軍艦為中國商船護航。

可能有同學會問,為何非要走馬六甲海峽呢?繞道走不行嗎?

不行。

表面上看,可以溝通印度洋與太平洋的交通要道不止一個,如龍目海峽、翁拜海峽。

這些通過相比馬六甲海峽比較遠我們就不說了,主要是,這些地方的水文條件遠不如馬六甲海峽,它們要麼屬於淺水灘,大型商船根本無法通過,要麼過於狹窄。更主要的是,印度洋是全球狂風惡浪最嚴重的海域,搞不好就會翻船。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若新加坡封閉馬六甲海峽,相當於封閉了印度洋與太平洋的通道,這對於嚴重依靠石油進口的中國無異於致命打擊。

同時,馬六甲海峽又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中國與非洲兄弟國家的貿易往來同樣需要經由此地。

中國苦馬六甲海峽久矣!

當然,中國不會坐以待斃,這些年中國也一直在努力,儘管有的效果不太好。

如中國希望與泰國一同修建克拉地峽人工運河。

這條運河若能夠開鑿成功,則可以避開馬六甲海峽,直接走出印度洋,同時使航程縮短1100公里,時間節約2-5天,大型油輪每趟也可以節省18萬英鎊的費用。但是,由於泰國政局動盪,軍人們「你方唱罷我登場」,中國支持的泰方領導人頻頻下台,使得運河遲遲無法動工。

為了破解「馬六甲魔咒」,中國開始四面出擊。中國人民的好兄弟巴基斯坦,幫助中國找到運輸石油新的出海口——瓜達爾港。  

瓜達爾港位於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為深水港。中國政府應穆沙拉夫請求,為該港口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持。

2015年2月瓜達爾港竣工。為了維護新加坡港的國際樞紐地位,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於2007年獲得瓜達爾港40年運營權,卻棄而不用。2013年初,巴基斯坦政府收回運營權,轉交給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

瓜達爾港對於中國石油運輸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來自波斯灣的石油,經由該港,走陸路通過中巴經濟走廊,直接運至新疆喀什,就能夠完美避開馬六甲海峽,並且使運輸路程縮短85%,運輸時間大大縮短。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