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新加坡,在"聲淚俱下"間被迫獨立

2020年07月08日   •   8550次閱讀

提起新加坡,每個人都不得不對其豎上大拇指。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它與中國香港、中國台灣、韓國齊名,也是東南亞唯一的已開發國家。要知道,現如今的中國,也只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並未步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之中呢。

1965年8月9日上午10點,時任新加坡第一任總理的李光耀在記者招待會上聲淚俱下,宣布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而獨立,期間情緒激動以致會議中斷長達20分鐘。這樣的"分手"儀式讓每位在場的賓客都替新加坡捏了一把汗,未來究竟如何,誰也說不清楚。

長久以來依附別國的新加坡島國,如何在內外夾擊的激烈險惡的國際大環境中站立起來,又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成為國際事務中不容忽視的存在?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揭露這個謎底吧!

回溯新加坡的歷史,發現它也是在洪流里逐浪了很多年的存在。關於新加坡的歷史記載,最早可見於公元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吳時外國史》一書,書中便有對新加坡的相關記載,將其稱為"蒲羅中"。想來新加坡與古老中國,某些角度看來,也算是有過深厚的交情的。

據記載,公元12世紀,室利佛逝帝國的一位王子聖尼羅烏他瑪(Sang Nila utama)外出打獵第一次登陸這片島嶼,一路追隨一頭猛獸進入叢林。身邊的隨從告訴他這頭猛獸是一頭獅子,王子將其認作神的旨意,便決定在此建造一座城市,"獅城"一名由此而來。

公元15世紀初期,新加坡隸屬於馬六甲帝國;17世紀,新加坡成為荷蘭控制的殖民地;公元19世紀初,英國人佛來仕來到這裡,發現新加坡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開展殖民統治,並開始與東西方進行經貿往來。

公元18至19世紀,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清王朝統治時期,統治者希望通過實施閉關鎖國政策與"海禁"政策,嚴防對外交往,並以此來抵禦外國列強的入侵。在一個國家的人民尚不能飽腹的情況下,如何再提升個人的精神世界呢?更不要說是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提升。而同時期的新加坡,卻已在殖民者的統治下,以經濟貿易的方式,開始與整個世界接軌。

隨著造船技術的進步和航海技術的迅猛發展,自13世紀起,新加坡的馬六甲海峽便逐漸成為連接太平洋和印度的重要樞紐,馬六甲海峽將新加坡與周邊國家聯繫起來。15世紀初,鄭和受命遠洋,龐大的艦隊一路浩浩蕩蕩,期間也曾在馬六甲海峽做過停留。

不論是前期作為文化交流的中心,溝通了海陸兩邊人民的交往,還是後期逐漸成為東西方貿易的中轉中心,新加坡在歷史長河中都占據了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新加坡在現代時間裡,也逐步成長為世界重要的經濟貿易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軍國主義入侵新加坡。隨著日本的不斷入侵和英國殖民統治的式微,新加坡最終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戰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退出新加坡的歷史舞台。但英國殖民統治又捲土重來,新加坡也再一次落入英國的魔爪之中。

新加坡再次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是歷史的必然,但新加坡的最終獨立,也是由社會歷史條件所決定的。二戰後中國的勝利為新加坡人民作出了榜樣,民族解放運動也在全世界範圍內高漲,新加坡人民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浪潮也一波高過一波。最終,新加坡於1959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成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

不被殖民的新加坡人,反而"不幸福"了,是這樣嗎? 1965年,從馬來西亞聯邦中獨立出來的新加坡只是一個蕞爾小國,沒有自然資源,沒有工業基礎,賴以生存的傳統進出口貿易在世界舞台上又難有立足之地。內有民族衝突和暴亂的威脅,外有敵國虎視眈眈,新加坡獨立出來簡直就是岌岌可危!

長久被別國統治的新加坡,在眾人的眼光中,仿佛失去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在時任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李光耀的帶領下,短短50年時間,新加坡便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光耀在回憶錄中談論自己的治國理政之道,在面對一波一波的挑戰,必須要調整又調整、改革又改革,不同國家需要不同的治理方式,但最終還是可以做到殊途同歸的。國家領導人憑藉自己新潮的改革思路與強硬的政治魄力,在披荊斬棘間,闖出了一條血路。

這也讓人不由地聯想到中國改革開放的領袖鄧小平先生。同一時期的鄧小平先生,解除了中國固化的計劃經濟發展體制咒語,改而實施"對外開放"與市場經濟的重大決策,開放沿海沿江城市口岸,還設立了眾多經濟開放區,這些政策讓中國再次傲立於民族之林。

在實踐中,新加坡不僅解決了一系列內憂外患的問題,還在經濟上完成了從世界第一到世界第三的重要突破,更在東南亞甚至全世界贏得了讚譽。這樣歷史性的蛻變,絕不是偶然,其中的成功經驗,也需要我們借鑑。

因為眾多的華人定居在新加坡,加上本身的多元文化傳統,新加坡常常以某種方式與中國人聯繫在一起,然而,他卻是個獨立的存在。不同於中國複雜多變的國情,新加坡的經驗也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

當年那個啼哭著四處找水喝的孩子,現在已慢慢長大了。在世界的眼光里,新加坡的完美轉身是令人驚艷的,但其中的艱辛自然也不言而喻。相信新加坡人民在未來的時間裡,可以與中國肩並肩,共創美好未來。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063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3591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24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