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晚,新加坡宣布進一步放開邊境限制。
從汶萊和紐西蘭入境新加坡的旅客,若入境前14天一直待在當地,抵新後將無須履行居家通知,只須在機場入境處接受檢測。
而從特定低風險國家或地區抵新者,也只須履行較短的七天居家通知。這些地方分別是澳大利亞(除了維多利亞州)、澳門、中國大陸、台灣、越南和馬來西亞。

對外國遊客都能如此友好地敞開大門,新加坡的長期准證持有者現在返新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了吧?
事實上,還有很多人,沒能回到新加坡……
01.「回不去」的新加坡
早在6月7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透過電視台發表講話示警,疫情過後,世界將變得不同,而新加坡可能也難以回到疫情之前的狀態了。
新加坡將面臨一個不一樣的、更艱難的未來,企業得面對需求減弱及被各國政府限制的準備,甚或不少企業將因此倒閉,進而導致失業率上升,新加坡必須為此有所準備。

8月11日,新加坡貿工部公布第二季新加坡經濟調查報告,情勢一片慘澹。
陳振聲指出,新加坡今年第二季的經濟表現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季,第二季經濟萎縮13.2%,情況比第一季的萎縮0.3%更糟糕,也是歷來最大單季跌幅。

由於疫情導致全球和新加坡本地經濟情況惡化,促使貿工部向下收窄全年經濟預測,從原本預測的萎縮4%至7%,修至萎縮5%至7%。今年的經濟展望意味著過去兩三年的增長將被抵消。
「我知道有些人仍希望經濟快速復甦,並且恢復到過去熟悉的常態,但令人痛心的真相是,我們已回不去疫情前的世界。經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復甦,並且不太可能那麼順暢。」
真相是,新加坡已經「回不去」疫情前的經濟狀況。

航空業萎縮、旅遊業跳崖式下跌、建築業停擺幾個月……
然而這次疫情讓新加坡回不去的不只是經濟。
還有很多很多人。
02. 那些「回不去」新加坡的人
據統計,新加坡的外籍人口占了總人口數的近70%。不誇張的說,在新加坡的路上碰到三個人,有兩個可能都是長期准證持有者。
這裡先說個大前提,新加坡其實是允許長期准證持有者申請回坡的,至於批覆率……不妨以5月份的數據為例。
5月份,新加坡人力部長楊莉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人力部收到約8萬份工作準證持有者的回新申請,但只有少數獲得批准。

總結一下的話,大概就是:我允許你申請,但我不能保證你申請了就能通過。
之後,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新加坡其實放寬了一些邊境限制。
根據新加坡移民局消息:從8月10日23時59分起,所有不在指定設施履行居家通知(Stay Home Notice)的入境者, 都必須佩戴14天電子追蹤器。
包括新加坡公民、新加坡永久居民、長期准證持有者、工作準證持有者和其家屬在內的所有入境者;
只要是在指定設施以外履行14天居家通知,期間都必須佩戴電子追蹤器。12歲及以下的入境者則可豁免;
根據新加坡的最新入境政策,過去14天內去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除外)、汶萊、中國大陸、中國澳門、中國台灣、紐西蘭、韓國和越南的入境者,抵新後可不在指定設施履行居家通知。

但是這群長期准證持有者,依然在這次疫情中遍嘗了「回坡」的艱辛。
——回不去的學生
8月中旬,新加坡教育部在接受《聯合早報》問詢時透露:目前還有約500名小學至初級學院的國際學生尚未返回新加坡。

疫情爆發之前,有很多學生是每天往返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上學,雖然起早貪黑,但也能夠按時到校上課。
隨著疫情的爆發,從3月假期開始,就有很多學生因為回國休假,回到新加坡時需要進行居家隔離;也有不少國際學生家長因為擔心孩子在新加坡的健康安全,乾脆選擇把孩子暫時留在身邊。
接下來新加坡就進入了阻斷期,令這些國際學生短期之內無法返新上學。

目前就讀諾雅初級學院一年級的黃庭(17歲)原本每天往返新馬。他自3月假期回到馬來西亞後,就因兩國的出入境限制而遲遲無法返回新加坡。
談到學校如何幫助他跟上學習進度時,黃庭回憶,新學期開學後,新加坡的學校也都在居家學習,沒什麼問題。但當大家都重新回到學校時,便面臨一些挑戰。
「幸好學校老師都很樂意幫助我,他們將課業資料發來,並讓我隨時發信息提問。有時候,一些老師上課時還會將手機放在課室前排,開視訊直播給我看。」
黃庭在6月中旬獲得教育部批准回到新加坡,被安排住進酒店履行居家通知。當時正值學期測驗,學校還將考卷送去酒店前台讓他參加考試。
「我現在暫時無法回家,住在萊佛士書院的學生宿舍。雖然有時也會想家,但生活便利,學習也較忙,已打算之後住新加坡。」
另一方面,寄宿制大專學府如耶魯—國大學院則為暫時無法或選擇不返新的國際學生,提供靈活的課堂安排。學生事務處長斯坦菲爾德(Dave Stanfield)透露,學院目前有47名國際學生在新加坡境外進行在線學習。
「我們已為遠程或混合教學做好了準備,一些課程已移至網絡平台。」

教育部指出:各所學校的教師和講師將通過學生學習平台(Student Learning Space)或其他線上平台給學生提供學習資料,持續跟尚未返新的學生保持聯繫,並繼續通過居家學習的方式協助他們跟上學習進度。
隨著新加坡的逐步重新開放計劃,教育部也預測持學生准證返回新加坡的人數接下來將增加。
學生入境新加坡應該遵循以下步驟:
計劃進入新加坡的學生准證/原則批准信(IPA)的外籍人士在進入新加坡之前,必須先獲得有關機構的入境許可證明。
如果獲得入境許可,新加坡將向申請人頒發批准入境信函。學生必須在出發機場辦理登機手續時向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出示此批准入境信,並在抵達新加坡時在檢查站出示ICA官員。
獲准進入新加坡的長期通行證/ IPA持有者將獲得居家通知。

並且,學生和所有入境旅客一樣, 從8月10日晚上11時59分起,若是在指定設施以外履行居家通知,都必須在14天居家通知期間佩戴電子監測器。12歲及以下的入境者則豁免佩戴。
教育部估計,未來兩周,將會有少過100名返新學生需佩戴電子檢測器。
——回不去的員工
新加坡人力部於2020年3月15號發布文告:從3月17日起,所有本地工作準證持有者以及他們的家屬,無論屬於什麼國籍,如果過去14天到過東協國家(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日本、瑞士和英國,在入境或返回新加坡前,都必須先獲得人力部批准。

不久之後的4月3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布新加坡從4月7日開始至5月4日推行開始實行阻斷措施,也就是所謂的「封城」;而後於4月21日,宣布延長阻斷措施至6月1日。
在6月1日,新加坡阻斷措施結束之後,很多滯留在外的新加坡員工都有這樣的想法:阻斷措施都結束了,我總能自由回來新加坡上班了吧!
其實這是錯誤的。阻斷措施主要是關閉非必要服務的工作場所,和限制外籍員工入境沒有關聯。阻斷措施結束,也不代表員工就能和往常一樣入境返新上班。
換句話說,只要人力部沒有做出更改/取消3月中旬頒布的長期准證持有者入境相關條例,要入境的外籍員工依然需要先得到MOM批准。
所以,現在身在國外的WP/SP/EP持有者,如果想要入境需要進行以下操作:
僱主必須先向人力部(MOM)提出申請,而且還得獲得他們的批准;
獲得MOM批准後,員工需要在進入新加坡三天前,通過ICA的電子入境卡(SG Arrival Card)服務填寫並提交申報表;
抵達後,員工需要向移民官員出示MOM批准信,還有健康申報的確認email;
獲准進入新加坡後,員工需要履行14天居家通知(Stay-Home-Notice, SHN)。
根據MOM官方網站,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為了降低境外輸入案例,MOM限制任何准證持有者進入新加坡。
MOM也強烈建議僱主,推遲將任何准證持有者,帶入新加坡。
MOM要求僱主履行自己職責,保障新加坡公共衛生,和其他員工的健康利益。
如果僱主真的沒辦法推遲帶入外籍員工,那麼僱主可以提出申請;但MOM清楚闡明,獲得入境批准的機會非常小。
只有得到MOM入境批准之後,僱主才能安排外籍員工返回新加坡。

在新加坡擔任驗光師的馬來西亞籍員工柯順龍(39歲)透露,自馬來西亞宣布實施邊境限制,他已經好幾個月無法上班。
馬來西亞宣布行動管制令後,他選擇留在新山,原本計劃在4月14日行動管制結束後,回到新加坡工作,不料新加坡這邊也沒能成功申請入境。
「老闆沒能幫我申請入境,我就只能在家裡(馬來西亞)待著,拿無薪假,還是很害怕的,萬一被裁員了怎麼辦?」
像他這樣被困在家裡的馬來西亞員工不在少數,畢竟新馬兩國唇齒相依。根據不完全統計,馬來西亞有40萬人在新加坡務工,其中不少是每天越過新柔長堤跨境上班的。

8月1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宣布了新馬周期性通勤安排(Periodic Commuting Arrangement,簡稱PCA)的詳情,允許讓本地公司提出申請,安排馬國員工返新工作,這也算是開了一條「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