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個問題一直經久不衰:
我剛到美國,如何點一個subway呢?我實在不想再說This, that, all了。
聽到旁邊的人用英文流利的點出一個subway,真的是實名羨慕了。

同樣,對剛來新加坡的朋友們來說,聽本地人點咖啡的難度,不亞於聽別人點subway。
「Kopi-si-gao-siu-dai-bua-shio-da-pao。」

哦我的上帝, 每個字母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為什麼硬是一個單詞都不認識呢。
天吶,這奇怪的咒語究竟是哪國語言啊!!!

這個答案呢,就藏在「新加坡華人·探索本土華族文化」展覽的「咖啡寶典」里:

*南洋老咖啡*

*滴滴好滋味*
現在回去看上面那句話,是不是就知道什麼意思啦?
答案就是:
「來杯溫咖啡,加奶少糖少水,打包。」
點咖啡時短短几秒鐘的一句話內含乾坤,糅合了馬來語、福建話、海南話、廣東話等多地方言。折射出了新加坡華族文化的獨特且多元的一面。

中國南來的移民把他們的價值觀、信仰、習俗、語言及個人喜好都帶來了新加坡。新移民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經歷了各種籍貫和種族之間的交流與磨合,語言、食物和習俗等,都演化出了新的變體。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本地一直延續了下來,農曆新年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到了這一天,新加坡到處都會張燈結彩,洋溢一片喜慶的紅色。
華人們延續著祖祖輩輩的習俗,熱熱鬧鬧的舞龍舞獅;認真的揮春和貼春聯;挑好看的紅包封,給小朋友們包壓歲錢。

與此同時,很多農曆新年的傳統小吃,源自於馬來人與土生華人社群。
比如和輕軌站Bangkit重名的萬吉糕,就是馬來的小吃。萬吉糕口感酥脆,椰香滿口。華人在上面點上紅點,看起來更喜慶,就像中國的傳統點心一樣。

不僅如此,連本地年輕人的婚禮也是結合了傳統和現代的元素。
新人們會擇吉日吉時,「過大禮」。男方準備一籃寓意吉祥美滿的禮品和禮金送到女方家下聘,女方禮尚往來,進行回禮。
新娘新郎亦會在婚禮現場,像西方一樣,齊心協力,切下寓意著幸福的翻糖蛋糕。
傳統與現代的奇妙融合


在「新加坡華人·探索本土華族文化」展覽里,我們可以通過一場別出心裁的浸入式體驗,探索這些本土華人的文化。
新加坡網紅一哥李顯龍總理親自為這個展覽站台。

在開幕式上,他講:「文化和傳統是活的,充滿生命力,並會隨著時間而演變。在新加坡的發展歷程里,各大種族互相交流,從中也增強了大家的國家意識。在這裡,各族群一方面保留了自己的根源和文化。同時,不同的文化元素也交織在一起,匯成一幅獨特美麗的景觀。此外,各族文化因為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元素,而變得與眾不同。」
這個展覽像華族文化一樣,結合了傳統和現代,運用高科技元素,讓人們沉浸於文化世界裡,感受和了解新加坡百年光陰中的華族生活。

在展廳入口處,每個人可以把個人信息輸入在系統里,帶上綁定個人信息的緞帶手環,進而通過手環與按鈕的接觸,回答各式各樣有趣的互動問題。
展區里有舊日的老物件,令人淚目的毛筆信,神秘的任意門,藏著「臭臭」的抽屜,高科技的影像桌,「咖啡店擂台」遊戲,本土華人們的無限創意,奇妙的輸送帶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