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椰子有個盆友
要到新加坡來玩兒
問了椰子一個問題
新加坡有假貨嗎?

呃······
這個問題
椰子要怎麼回答呢?
說絕對沒有是不可能的
但與國內相比
新加坡的假貨確實要少太多
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
新加坡的法律之嚴
可是全球聞名的
如果敢賣假貨
輕則罰款
重則判刑
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第二
新加坡社會缺乏
制假售假的市場基礎
除了成本高之外
整個新加坡社會
擁有良好的民眾意識
對於假冒商品
坡坡人民一向是拒絕的

就算有敢售假的
熱心如坡坡人民
也會分分鐘將你舉報的
記得椰子剛來坡的時候
聽到一個新加坡朋友說
她在某寶上
下單了一件某品牌的衣服
但因為價格比較便宜
她就一直懷疑會不會是假貨
當時衣服已經發貨了
但她猶豫再三
還是選擇了退貨

第三
即使消費者
遇到了這種情況
新加坡也有較好的維權途徑
政府通過建立
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
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而且
在實際操作中
這對震懾不法商家、
解決糾紛
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然鵝
即便如此
也總是有那麼一些不法分子
利慾薰心、心存僥倖
膽敢去觸犯法律底線
就在這個月
就有一名男子
因涉嫌進口和擁有冒牌商品
被警方逮捕
執法人員在康埔樺街的
一個住宅單位進行跟進調查時
逮捕21歲的男嫌犯
並在嫌犯的住家內起獲
4000多個冒牌包、錢包和手錶
市值超過52萬元

初步調查顯示
嫌犯通過多個網上平台
售賣這些冒牌商品
如果罪名成立
嫌犯可被判罰款高達10萬元
或監禁長達5年
或兩者兼施
無獨有偶
今年三月更是爆出
兄妹聯手、全職賣假貨的新聞
他們從國外大量進口冒牌貨
把住家當辦公室
還在兀蘭工業區租廠存貨
警方收到線報展開突擊
在甘巴士彎和兀蘭工業區
展開為時半天的突擊行動
逮捕了一名27歲的男子
和一名26歲的女子
在突擊行動中
發現了4704件冒牌物品
其中包括
冒牌包包、小袋、帽子、
地板墊和信用卡套
總市價約10萬2000元

圖源:聯合早報
調查顯示
兩名涉嫌販賣冒牌貨的兄妹
在網絡上從外國訂購冒牌貨後
將冒牌貨放上網絡購物平台Carousell售賣
據了解
兩兄妹的生意「做很大」
他們從家裡開始做起
從外國進口的冒牌貨數量越來越多
種類也越來越雜
最後多到家裡放不下
才到兀蘭工業區里租貨倉存貨
而位於工業區的貨倉空間不小
但所有物品都被歸類
整整齊齊地擺在架子上
整個管理和作業方式相當專業

圖源:聯合早報
幾年前
一女子在Carousell賣假名牌的事情
在新加坡也鬧得沸沸揚揚
該女子打著「100%真貨」的名堂
在Carousell上大賣假名牌貨
吸引不少買家光顧
本以為撿到便宜的買家
拿到手後卻發現買到冒牌貨
憤而報警並多次上門
要該女子退錢
在警方對事件展開調查期間
該女子不但沒有退錢
還提出用假名牌包作抵押
甚至在同一個交易平台上
另設帳號
又開始賣「名牌包」


除了售賣假貨
還有一些黑心商家
也在矇騙和欺負消費者
2014年新加坡森林電子購物商場
就曾發生過
兩起國際知名的「黑店」事件
一名中國女遊客
到該商場內一家店鋪
購買了一部iPhone 6手機
隨即發現售價不實
要求店方退還多收的錢
店員拿出來一大包硬幣
面值多為5分和1角
當著女子的面
摔在地上
要她自行撿起來

該女子沒有爭辯
默默蹲下來撿拾硬幣
她在撿硬幣的期間
店員不但不提供協助
更對其冷嘲熱諷
兩個小時後
該女子終於撿完硬幣
隨即報警求助
而她撿起的
重達18公斤的硬幣
在拿去銀行兌換時
遭到拒絕
同樣是在這家店
越南籍工人范先生
在購買iPhone6手機時
被店家訛詐要求支付
730英鎊購買保修服務
否則不讓離店
無支付能力的范先生
面對霸王條款手足無措
甚至跪地哭求店家退款

警察趕來調停時
這位范先生只要回194英鎊
其購買的iPhone6手機則被店家收回
看到這裡
大家不禁要問
在新加坡
如果被黑心商家坑了
應該怎麼辦呢

下面這個網友
在新加坡消費者協會投訴的經歷
可能會給你一點啟發

網友分享經歷
我的朋友在Lucky Plaza
買了一個手機
大家都知道這個地方很坑的
但是我的朋友不了解
剛好要買的手機是新出的
只有那裡有貨
結果談好了價錢
刷卡的時候刷的是銀聯
多出了200人民幣的費用
店員根本沒有提到還需要這個費用
這樣多出了費用
她就跟店員理論
店員表示這是刷卡的手續費
跟他沒有關係

這個店員紋著紋身
我朋友是個文文弱弱的小女孩
不敢和他們繼續理論
就說那就退款不買了
結果紋身哥很霸道的表示
買了的東西,不能退!
我的朋友很苦惱
找我來傾訴
我和她一起又去了一次店裡
不過我倆氣勢還是不夠強,
店員仍然表示不能退錢!
我想起來新加坡有個消費者協會
好像受理這方面的問題
就想著碰碰運氣
去了那邊之後排了號碼
很快就有人接待我們了

接待我們的人員表示
他們可以給我們開具一封信
表示我們已經到消費者協會投訴了
希望他們能夠解決問題
如果還是不給解決的話
我們就會上訴到小額賠償法庭
我們決定叫他們幫忙出具信件
我和我朋友拿著這封信
又回到了店裡
我就把信甩在桌子上
表示這是消費者協會的信件
如果他還不退款的話
我們就會去小額賠償法庭告他們
店員當時也有點懵
看樣子消費者協會還是有威懾力的
說完我們就走了
還沒走出Lucky Plaza多遠
他的電話就來了
表示願意給我們退款
還說一句,真是怕了我們了

看了這個網友的經歷
很多人肯定會問
應該怎麼向消費者協會尋求幫助呢?
椰子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消費者協會
消費者協會
Consumer Protection Fair Trading Act
一般縮寫成CASE
如果你希望CASE幫你解決問題
有2種選擇:

1. Assisted Scheme 輔助方案

CASE會幫你寫一封信給商家
內容包括你的問題及想要如何解決
你需要帶著這封信親自與商家協調
相當於CASE給你撐腰
手續費:$10.7/次
2. Filed Scheme CASE出面調解

當然
你也可以讓CASE親自出馬
幫你與商家溝通協商
前提是加入CASE會員
手續費:$10.7/次
會員費:$26.75/年
通常來說
新加坡的商家還是比較服管
CASE找上門來
都會乖乖同意協商解決
CASE地址
170 Ghim MohRoad, #05-01 Ulu Pandan Community Building,279621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六,9am-4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