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大多數向零售商購買電力的家庭在簽訂合約前會貨比三家,而且有更少家庭同原有零售商自動續約。
能源市場管理局對2500名零售電力消費者進行的調查顯示,同原有零售商自動續約的家庭,從去年十月調查時的近一半,減少到不到三成。此外,超過六成會比較配套後再做決定。

(圖片來源網絡)
政府開放電力市場後,吳國雄就從新能源轉向零售商購買電力。今年初合約到期,吳國雄並沒有立即續約,而是花了不少時間比較各個零售商的價格,才做決定。
「在做研究的時候我上能源市場管理局的網站比較價格,也上新能源網站查看電費的價格史。政府提供了很多數據真的很公開。所以我是覺得消費者要更主動一點。」吳國雄說,從前每個月的電費大約150元,換成零售電力後每個月電費不到100元,開銷明顯減少。 能源市場管理的調查發現,選擇更換供應商的消費者中,43%選擇固定價格配套、5%選擇折扣優惠配套。超過九成的受訪者滿意零售商的服務,也認為續約或更換零售商的過程非常簡易。

(圖片來源網絡)
學者指出如今各種資訊都容易取得,消費者在花錢方面也顯得謹慎,而電力屬於必需品,業者在營銷方面需下更多功夫。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營銷系高級講師廖舜華表示:「現在顧客要求比較高,折扣這個只是開始的時候吸引到顧客用你的電,但是如果要他們繼續用下去,他們會更新合約的話,就要持續保持他們的滿意程度。在購買過程合約條款,他們都喜歡有比較高的透明度。」
目前占市場份額最大的三家零售電力供應商,分別是吉寶電力、Geneco和大士能源。共有2500戶家庭參與了這一輪的調查,上一輪調查是在去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