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國本周六將迎來邊境開放後的首場選舉。圖為今年4月新馬邊境開放後,思鄉情切的馬國客工徒步跨越新柔長堤。(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馬來西亞來臨周六(19日)的大選目前呈三足鼎立之勢:國陣、希盟、國盟皆宣稱有把握執政,多個選區陷入多角戰。
東馬各政黨聯盟及馬哈迪領導的祖國行動陣線等則伺機而動,準備成為造王者,可謂是馬國有史以來最激烈的大選。
實力相近,各方勢力毫無疑問得每票必爭。
在此背景下,在新加坡工作和居住的馬國人有多大意願返馬投票,一定程度上也將影響各政黨,尤其是希盟的選情。
根據馬國僱主聯合會今年6月公布的數據,目前約有90萬馬國人在本地工作,其中有約30萬人是每日往返的通勤族。換句話說,在本地居住的馬國客工人數也有多達60萬之眾。
由於馬國已將投票年齡門檻降至18歲,同時落實自動登記制度,本屆選民人數達2117萬人,較上屆大選大幅增加約四成。
數十萬馬國客工相較選民總數,比例微乎其微。但在競爭激烈、每票必爭的割喉戰中,這個群體是否投票或將在一些關鍵選區帶來重大影響。

馬國本屆大選呈現三足鼎立之勢。(路透社)
馬國客工較偏向希盟
基本上,馬國客工,尤其是華裔馬國客工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較偏向希盟,反對國陣的群體。
這是因為不少馬國客工本來就懷有馬國當局施政不力,才導致自己不得不背井離鄉到本地掙錢的相對剝奪感。
國陣在過去60多年中執政時間最長,自然是眾矢之的。2018年,時任副首相的阿末扎希甚至說出「馬國客工最好不要回馬投票」的「真心話」。
長期在野的希盟更是經常以馬國遊子背井離鄉為談資,批評國陣執政不力。
民行黨國會領袖倪可敏上個月在向越堤族喊話時,更一度「用力過猛」爆出「叫新加坡人去馬國做外勞」的言論而引發軒然大波。
因此,基本上可以假定,馬國客工的投票意願越高,對希盟就越有利。
2018年馬國大選,馬國客工群就普遍被當時所謂的「救國」熱情感染,返馬投票之盛況空前。
該屆大選也讓希盟首度嘗到入主中央的滋味。
但隨著希盟短暫執政22個月便垮台,加上政客跳槽等政治風波,希盟一直處於哀兵狀態,聲勢遠遠不若以往。
希盟支持者也連帶產生「選票白投」的無力感,作為希盟鐵票的馬國客工群體亦不例外。
今年稍早出現大選傳聞時,在本地工作的馬國客工對於要不要回家投票,呈兩極態度。
3月的柔佛州選投票率低迷,除了當時新馬邊境尚未開放及疫情等因素,亦有不少選民是因對政治現狀深感失望而不願投票。
然而,隨著前首相納吉今年因貪腐罪入獄服刑,希盟支持者開始重燃熱情。
此外,隨著提名日結束,希盟聲勢亦後市看漲,原本被認為勝券在握的國陣反而選情告急。
希盟選情看漲,有望一搏,相信一定程度上能激起來馬國客工的投票意願。
根據馬國知名民調機構默迪卡中心上周五(11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馬來半島(西馬)有多達35%的受訪者支持希盟執政,22%支持國盟執政,曾一度被認為勝券在握的國陣反而敬陪末座,只得21%支持率。
其中,在華裔和印裔選民中,希盟依舊占據顯著優勢。
調查更指出,馬來選民中有35%偏向國盟,只有28%支持國陣。
該中心主任依布拉欣蘇菲安分析,國盟拉走國陣的馬來選票,希盟或可坐收漁翁之利。
國陣主席阿末扎希形象不佳是國陣支持率流失的其中一個因素,有超過75%的受訪者不滿意阿末扎希的表現。
作為「法庭幫」領頭人的阿末扎希也因在提名候選人時排除異己而引發爭議。
根據觀察,希盟在各大選區的競選活動反應亦相當不俗。

希盟的聲勢似乎已從過去兩年多的低谷反彈。(安華臉書)
在納吉入獄效應發酵和希盟逆轉曙光乍現的鼓舞下,希盟支持者,包括馬國客工的投票熱情似乎已重新燃起。
一般預料,基本盤雄厚的國陣可受益於低投票率。投票率越高,則對希盟越有利。

阿末扎希(左)被指是國陣累贅,導致後者聲勢下滑。(聯合早報)
民間組織安排免費巴士、幫忙「帶票」 隨著大選腳步逼近,不少熱心人士和組織陸續展開行動,協助有意返馬投票的馬國遊子。
其中,一個名為「人民監督站」的民間組織就發起了免費巴士服務,協助在新加坡工作的馬國人回家投票。
據媒體報道,包括「人民監督站」在內的熱心團體和個人所提供的免費巴士服務反應熱烈,才剛一開放便額滿。
在一些馬國客工為主的臉書社團,也有網民在發帖號召共乘。

馬國網民發帖協助有交通者和無交通者「媒合」。(臉書截圖)
一個名為「1Third Movement」的民間團體也在新加坡設立收票點,協助已登記為郵寄選民的馬國遊子將郵寄選票帶回馬國。 (註:馬國郵寄選民可選擇透過郵寄方式把選票寄回所屬選區的投票中心,或委由他人將票帶回所屬選區投遞)
據悉,該組織一共在全島安排二十多名義工收集選票,並在11月17日將所有選票運回吉隆坡,再分發至各選區。

有民間團體在新加坡組織義工,於全島設點收集郵寄選票,並協助帶回馬國。(1Third Movement)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在新加坡工作和居住的馬國人首次獲准以郵寄方式投票。
不過,根據馬國選委會前天(15日)發布的文告,當局總共只寄送了4萬8109張郵寄選票給身在國外的馬國選民。
根據《馬來郵報》11月的一份報道,目前約有186萬馬國人旅居海外,可見申請郵寄選票的選民仍屬少數。
因此,馬國客工的投票率高不高,最後恐怕還得胥視有多少人願意花費時間成本親自返回馬國。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11月17日至明年1月2日是本地學校假期,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預計關卡接下來的周末交通流量將持續增加。
當局文告指出,在11月4日至6日的周末共有近百萬名旅客通關,而這個數字預計會在本地學校假期期間繼續上升。
馬國大選落於本周六(19日),屆時可能會出現通關時間延長的狀況。
這會不會澆熄在新加坡的馬國人返馬投票的熱情,有待進一步觀察。

新柔長堤交通量預計會在來臨周末暴增。(聯合早報)
無論如何,從另一角度來看,馬國客工投票率的高低,或許也可視為馬國本屆大選投票率的風向標。
如果連投票成本最高的馬國客工也願意專程回馬投票,基本上也意味著,全馬來西亞的投票率不會太低。
這對希盟而言應是好事,但對想靠基本盤和低頭票率吃糊,以為提早大選對自己有利的國陣,則將會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