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1973年的新加坡妝藝大遊行,最初的表演項目主要展現華人傳統活動,如舞龍舞獅、武術和戲曲等,後來逐漸演變為具有多元文化特色與國際色彩的慶祝活動。
原本華人在過新年時有燃放鞭炮的習俗,但燃放鞭炮當時已被禁止,妝藝大遊行為此取代鞭炮,為過年增添喜慶。
每年的妝藝大遊行都有驚喜,今年更是特別!
妝藝大遊行2021首次以線上方式舉行,主題為「希望之光」——寓意每個人都是一束光,為彼此帶來希望和溫暖,一起克服所有挑戰。

今天,小編將帶你了解在妝藝大遊行舞台上大放異彩的「舞獅表演」,一起走進它的台前幕後!
妝藝大游行的舞獅舞台
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在妝藝大遊行舞台上呈獻了開場序幕《威光》,將華族傳統文化融入電腦生成影像、擴增實境等創新科技及特效。
來自20個城市,包括遠至舊金山的舞獅團隊,共同組成了100隻舞獅表演,體現一同克服困難的精神。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點擊螢幕,觀看《威光》完整版表演
妝藝大遊行舞台上熠熠生輝的舞獅表演,讓觀眾為之振奮。在面對壓力和困難時,我們也要如同這些獅子一般雄赳赳氣昂昂地撐過去。

傳統藝術背後的傳承
紮根傳統 邁向未來
在歷年妝藝大遊行舞台上呈現的華族傳統藝術表演,除了舞獅表演以外,還有威武且協調性十足的舞龍表演、優雅而敏捷的踩高蹺、霍霍生風的扛大旗......


在這令人目眩神迷的舞台表演背後,有什麼是值得關注和探討的呢?
讓我們跟隨主持人楊慧詩 (Naomi Yeo) 和中心常設展助理策展人曹世明一起探索傳統藝術表演背後的傳承和價值觀
傳統藝術的傳承為什麼如此重要?相信看完本視頻你會有新的理解。其實,傳承並非只限於形式,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一脈相承,是「禮義廉恥、忠孝仁毅」的文化底蘊。
一棵樹只有將根基扎穩,才能向上生長,獲得更多陽光和雨露的滋潤。同樣地,每個人的身後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傳統和底蘊作為支撐,才能更堅定自信地邁向未來。
華族傳統藝術的發揚光大

絢麗舞姿 偷師學步
精彩的舞獅表演,令人看了之後忍不住想親自模仿,但卻又止步於複雜而專業的舞獅動作?
日前,兩名新加坡本地大學生決定挑戰舞獅表演,跟隨天鷹龍獅學院創辦人林鍵源師傅學習「醒獅出動」招式。
團員們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才換來今天舞台上的閃耀。其實,傳統藝術不應該拘泥於傳統;時代風雲際會,傳統也需要革新。主動做出改變,輸入更多新鮮血液,讓年輕一代參與其中,才能讓傳統藝術繼續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