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吃得越久越好,象徵長長久久,給紅包是為了辟邪。掛紅燈籠不僅能趕跑年獸,還是能趕跑窮鬼?
相傳,新年習俗做得好,一年到頭都會萬事如意。若是觸犯禁忌,一整年都不順利。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地區過年有哪些習俗?一起來看看吧!
因為是坊間習俗,所以並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只是大家做個參考~如果你不相信,就當是了解下當地文化!

除了習俗要注意,今年春節疫情的規定也是要遵守。而且,農曆新年期間,會有更多「便衣」執檢人員加強對餐飲、購物中心等公共場所的監督,執法更嚴格哦!
以下事項要注意:
新加坡農曆新年期間仍須遵守5人一組的社交聚會人數等限制。
每個家庭能接待的訪客也維持在5人。
當局呼籲人們在參加社交聚會前,自行進行抗原快速檢測ART,尤其是拜訪那些有年長人士或還沒有接種疫苗人士的家庭。
人們在餐飲場所用餐時,必須遵守現有的防疫規定,同桌用餐的人維持在5人,不同住的家庭成員不能同時預定多個桌子用餐。
大型的宗教活動,包括:宗教遊行、晚宴,或公司宴會和團拜活動將一律禁止,以避免出現大規模傳染的情況。
所以大家外出也儘量注意!
年除夕
傳統習俗
要先洗頭、洗衣,衣服不能曬過年
水神的生日正好是大年初一、初二,因此這兩天不能洗頭、洗衣服,不然就是對水神的大不敬。因此,除夕這天把這些事都做完那是最好的。

吃年夜飯
除夕夜也稱為吉祥夜,一家老小聚在家中吃團圓飯,象徵一家團圓迎接新一年。 在吃飯前要先拜神祭祖,和他們賀年表示尊敬及得到庇佑。年夜飯要吃得越久越好,象徵長長久久。
守歲
守歲就是在除夕的這天晚上不睡覺,熬夜迎接年初一的到來。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可以延長父母的壽命,長命百歲。 小朋友還是別折騰熬夜了~

壓歲錢
其中一個民間說法,「祟」是小妖,會在年三十晚出來傷害熟睡中的孩子,古時的爸爸媽媽,會把八枚銅錢放在孩子枕邊趕走它。 現在來說,家中的爸爸媽媽會把錢放進紅包內給孩子,有辟邪驅鬼、保佑平安之意。
掛紅燈籠
紅色,一個象徵吉利、吉祥的顏色,燈籠則象徵團團圓圓、圓圓滿滿、紅紅火火,掛上紅燈籠就是增添喜慶。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用紅色嚇跑傳說中的年獸咯!
家中的燈要一直亮著
簡單的說,就是開燈趕跑窮鬼和不順,讓來年順順利利。 在年三十,一整晚都要點長壽燈,年初一直到十五,門前都要掛上紅燈籠,入夜前點亮紅燈籠一整晚,表示延年益壽,香火延續。
傳統禁忌
不能打罵孩子
華人最敬愛的神名之一就是「財神」,他非常喜歡小孩子,如果在這一夜打罵孩子,孩子的哭鬧聲,會讓祂不高興,而影響你一年到頭的財運。
家中成員不能爭吵
此外,家中成員也不能在這天爭吵,會引來晦氣,對來年不利。
初一
傳統習俗
新年換新裝
一年當中的第一天,穿上新衣、新褲、新鞋,開啟美好的新一年。
晚輩給長輩拜年
這天一早,家中晚輩要向長輩們拜年,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吉祥如意。

長輩給晚輩紅包,祝福他們健康平安。
放鞭炮
其中一個民間說法是,在大年初一的一早,人們用燒竹子的爆破聲來驅走「山魈」,據說是古時住在深山裡的獨角怪物,它最怕聲響。

另一個說法和年獸有關。有了火藥後,裝進竹筒里,才有今天的爆竹。現代燃放爆竹,就是添加喜慶的氛圍。雖然在新加坡不能放炮,但可以玩仙女棒喲~
初一吃素
有些人會在這天茹素半天或一天,寓意不殺生,祈福增壽。

傳統禁忌
不能殺生
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的災禍發生。不殺生有慈悲愛護眾生之意,累積功德、一整年都能趨吉避凶。
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
傳統習俗是,已出嫁的女兒在初一、十五是不能回娘家的。新年的第一天就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初二回娘家最合適。
不能吃稀飯/粥
在古時,一般貧窮人家吃不起好的飯菜而選擇吃稀飯、粥。大年初一早上吃稀飯或粥,有窮一整年的說法。 另一個說法是,大年初一不煮新飯,要吃除夕夜留下來的剩飯剩菜,象徵去年吃不完,今年還有剩餘。
吃藥病一整年
一般來說,只有病人才吃藥。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吃藥,意味著一整年裡都要吃藥,非常不吉利。當然,病人除外。
忌洗頭、洗衣物
大年初一洗頭、洗衣物,會把財富和財運洗掉。
忌催促他人起床
不能在這天叫他人名字,催促他們起床,否則被催促的人一年到頭,都會被人催促著做事。
嚴禁掃地和倒垃圾
這天是不能掃地和倒垃圾的,否則會把家裡的財運全掃走。
忌睡午覺
不能睡午覺,這會影響整年的事業運。
初二
傳統習俗
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
這天是「回娘家日」,已出嫁的女兒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
祭拜土地公
土地公是道教神明之一,民間有個傳說,土地公下凡的心愿是希望人人變得有錢,過上好日子。年初二祭拜土地公,為自己和家人添財富、交好運。
傳統禁忌
不帶單數禮品回家
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兩手空空回娘家,必須帶些禮品回去表達心意。禮品的數量最好是雙數,單數對華人來說不吉利。
回娘家忌睡午覺
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這天忌睡午覺,否則一整年會很懶惰。
初三
傳統習俗
赤狗日
赤狗是熛怒之神,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被認為是個不吉利的日子,可能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在中國南方有貼赤狗的習俗。
安睡遲起
從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家都為守夜勞累,到了初三便可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身子,養足精神。
燒門神紙
古時有個說法,年初三時把年節時的松柏枝、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小年朝
相傳古時在這天有天書來到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天。後稱為小年朝。
「老鼠娶親」
另有一習俗為「老鼠娶親」,即祝賀老鼠嫁女,這天人們會把麵餅置放在牆根,並在屋隅、牆角和水瓮里點燈、焚香、敬紙,以此來向老鼠祝賀。

傳統禁忌
忌外出
赤狗日這天忌外出,不宜外出或宴客,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應早點熄燈睡覺。
忌掃地、乞活和汲水
小年朝這天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晚上忌點燈、說話
「老鼠娶親」,晚上忌點燈、忌說話,以免驚擾它們,要和老鼠打好交道,人鼠和睦,鼠害才會少一些。
初四
傳統習俗
恭迎灶神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世神話的「羊日」,在老黃曆中占羊,故常說「三羊(陽)開泰,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同時,也是迎接其他神明回民間的日子。
吃折羅
簡單來說,就是把幾天下來的剩飯剩菜組成大雜燴,合在一起吃。
傳統禁忌
接神忌出遠門
這一天是民間習俗的接神日,灶神和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神會點名家中成員,所以不宜外出。

初五
傳統習俗
「破五」
年初五也被稱為「破五」,意指之前幾天的禁忌,過了這天便可以破除。也有「送年」的意思,就是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會慢慢恢復到正常生活中。
「趕五窮」
五窮指的是「智窮、雪窮、文窮、命窮、交窮」,在這一天打掃家裡,把這五窮趕出家門,家中之人順利平安。

接財神
這天也是財神的生日,人們會在這一天大擺宴席,燃放炮竹慶祝,迎接財神的到來。
吃餃子
這一天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據說這可免除小人的造謠傷害。另外,餃子的形狀和金錠相似,也是在恭賀財神誕辰日。
擇定吉時開市
生意人一般會選擇在財神生日的這一天擇定吉時,點燃炮竹,祭神明,開始正常營業,旺財運。

傳統禁忌
忌動土
這一天也被稱為「五忙日」,不宜做事,不然會破財。此外,也禁止動土,否則會有災害發生。
不宜出遠門、不可串門
一個說法是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令她「見破即歸」,這天不串門就是避免見到窮神。老人也忌諱這天串門拜訪,認為會把晦氣帶給親人。

初六
傳統習俗
「送窮出門」
這天又被稱為「馬日」,要「送窮」,即趕走窮神,把舊日的貧窮困苦都趕走,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這天要清掃家裡,把家中堆積的垃圾丟棄,因為這天垃圾變成了「窮氣」,這麼做俗稱「送窮出門」。
初七
傳統習俗
「人日」
傳說女媧正月前六天,分別造了雞、狗、羊、豬、牛、馬,第七天造了人。因此,初七又稱「人日」,人人都要互相尊重,家長不宜教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