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跟去年9月同期相比,食物類上漲1.6%
2021年9月跟8月相比,食物類上漲0.2%
2021年1到9月跟2020年同期相比,食物類上漲1.3%

從食品類目來看,油類、蔬菜、水果、非酒精飲料、牛奶、芝士跟雞蛋的年比漲幅最大,分別有6.9%、4.4%、4.1%、1.5%、1.3%。
簡單總結就是:今年比去年貴,這個月比上個月貴,接下去越來越貴!
近期已經有很多小夥伴在吐槽伙食費越花越大把,什麼肉啊、魚啊、蔬菜啊都比去年貴了不少。

3)住房租金,漲!
相關業內人士預測,新加坡進一步邊境重開以後,本地租金可能還會進一步上升,全年上漲6%-8%!
住房租金漲,也不僅僅是供不應求的問題。
另外還有的是因為電費漲,燃氣費漲,再加上默認在家辦公,所以租房的小夥伴基本都碰到了屋主要漲租金的情況。
到底誇張到什麼程度呢?漲個50新、100新還算厚道了,有的公寓租金一開口就是漲300新。。。
還有前階段瘋狂刷屏的這個小房間。

一兩步轉身就走完的公寓小房,僅放得下一張單人床,一個小櫥櫃,租金要價500新!
關鍵在於專業人士分析,「這個500是有點貴,但還算市價。」
因為新加坡公寓單房出租至少也是800新到1000新。。。
4)電費三連漲!
10月到12月這三個月,新加坡每千瓦時電費上漲0.73新幣,平均電費上調3.2%!
住家用戶到12月底的每千瓦小時電費,也從原本的23.38分,上調到24.11分。

也就是說,新加坡的電費在2021年完成了三連漲!
今年1到3月:20.76分 4月到6月:22.55分
7月到9月:23.38分
10月到12月:24.11分
5)學費漲!
從明年1月開始,2022年和2023年連著漲~
主要對象是永久公民PR和國際學生,公民學生不受影響。
這意味著在2022年和2023年,永久居民PR的每月學費將增加25至60新幣,而國際學生每月學費將增加25至150新幣。
國際學生中又分東協國家和非東協國家, 修訂後的學費具體查看下錶

(圖源:教育部)
不用說,中國來的小留學生當然就是看非東協國際學生IS(Non-Asean)這一檔。
「漲價」最狠的是,非東協學生上初院,從2020年學費每月1800新幣,到2023年2100新幣/每月,直接漲了300新幣!
所以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錢不夠花的時候,就會想漲漲薪水。但是企業收入不好,員工薪水也高不了。
原因二:本地已有8600家企業倒閉
餐飲、旅遊、零售行業裁員多
據統計,2020年1月到今年9月,新加坡本地有8600家企業停止運營。

另外跟2019年12月相比,今年6月餐飲行業的總就業人數就減了大概有8%。
而旅遊業更慘。本地有13家停業,現在仍有執照的大概420家。

旅行社倒閉8%。
而整個旅遊行業,從去年1月到今年10月,至少4373人被裁員。其中一半約58%都是本地人。
零售行業,去年共有1180人被裁,相當於每千人當中就有16.9個失業。
所以相當於這兩年,疫情來了以後,本地部分企業跟員工就陷入怪圈:
企業效益不好—員工工資等收益受限—不願意出門、也不願意花錢—企業效益不好 而在面對即將越來越貴的新加坡,說不擔心不煩惱是少數人





要說面對漲價怎麼辦。
有網友說最差就是回國了,不過也不清楚現在國內物價到底如何?有的說高,有的說比新加坡低。


再不行,勒緊褲腰帶撐撐也就過了

現在呢,新加坡正在致力解封。
也是希望解封能帶來經濟收益。
不過希望解封的步子適當,畢竟疫情還未真的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