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開始游泳的目標是參加東運會,並贏得一枚獎牌。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參加奧運會,我走得比我想像中還要遠。我沒有遺憾了。」

23歲的劉俐杉是我國首個參加奧運的公開水域泳手。(鄺啟聰攝)
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儘管公開水域泳手劉俐杉的征奧之路並不像我們過去所看到的那樣熱鬧,但她仍很感激自己擁有參加奧運的機會,這場比賽結束後她將離開泳壇,翻開生活新篇章。
參加奧運女子10公里公開水域項目的運動員只有24位,亞洲人只有三個,劉俐杉不只是榜上唯一的東南亞泳手,她還是新加坡史上首位獲得該項目參賽權的運動員。
即將23歲的她對個人首次奧運之旅非常期待。她上周在華僑銀行游泳中心告訴《聯合早報》說:「這次的比賽不容易,天氣會很熱,主要的競爭對手都來自歐美,我希望我能排名前20位。我不會給自己太大壓力,我只希望能游出自己引以為豪的表現。」
劉俐杉還笑說,奧運選手村有郵寄服務,她已迫不及待要在那裡寫明信片寄給朋友們。
「比賽結束後,我還想要吃奧運村裡的麥當勞,畢竟現在這個情況我們寸步難行,不能離開選手村。」
這名新加坡國立大學傳媒畢業生差點在三年前退役,後來她從仰泳轉戰公開水域,找到新目標並堅持到現在。
她坦言:「2017年我沒達到東運會參賽標準,我嘗試了公開水域,然後參加了東運會,還贏得獎牌,從此開始這段奇妙的旅程。2018年對我來說是個很辛苦的一年,我失去了游泳的動力,我游不出我想要的成績,所以我想要退役了。我以為我會在2019年退役,因為我不認為我有機會去奧運,但中國在世錦賽獲得參賽席位,日本身為東道主也有比賽資格,所以理論上我還有一點希望。」
秉著運動員生來不輕易服輸的精神,劉俐杉讓自己放手一搏,這樣她也能安心退役,畢竟已經竭盡全力了。驚喜的是,她上個月在塞圖巴爾奧運資格賽是除了日本選手以外成績最好的亞洲選手,因此搭上奧運列車。
一開始嘗試公開水域時,劉俐杉是害怕的,畢竟腳底下黑漆漆一片,不知道有什麼生物經過。「一開始時我當然害怕,而且新加坡的海不幹凈,所以我不只怕水骯髒,也怕水裡面有什麼東西。」
澳洲比賽被水母蟄 去多哈沒帶潛水服

(鄺啟聰攝)
最讓她難忘的一次比賽經驗在2019年,當時在澳洲的海里有很多水母,劉俐杉在比賽中途被水母蟄到。在多哈比賽時的印象也很深刻,那裡天氣常年酷熱,她理所當然認為海水是溫的,但去到後才發現水只有15攝氏度至16攝氏度。
她笑說:「水真的很冷,需要穿潛水服,但我都沒有帶,所以最後只好跟朋友借泳衣比賽。」
公開水域選手們在比賽時不會遇到海豚、鯨魚或鯊魚等大型海洋生物。主辦當局會有直升機巡邏現場,確保周圍是安全的。
為了保持水分和體力,工作人員會在補給站用喂食杆提供飲料或食物,讓選手中途能喝一兩口補充能量。
劉俐杉去過東運會和亞運會,雖然她沒參加過共運會,但職業生涯已經沒有遺憾了。
「我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去奧運,我整個生涯真的沒有遺憾。我10歲開始參加游泳比賽,16歲加入國家隊,至今已23歲。小時候夢想參加東運會並贏得獎牌,我在2017年吉隆坡東運會做到了。我沒想過自己能走得這麼遠。」
退役以後,劉俐杉不排除她還會回到泳池,因為她喜歡競技的感覺。
說說自己最喜歡游泳的三件事?
「我喜歡公開水域的概念,喜歡在水裡的感覺,也喜歡運動過後能吃很多的感覺。」

掃一掃以下的二維碼:

關注【東京奧運會】專頁
記者:陳芷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