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首岩寺住持照光法師頒授「文殊菩薩花鬘獎」給潘正鐳。(圖:潘正鐳提供)
逾30年來,用記者身份追蹤報道新加坡多元藝術家陳瑞獻的藝術生涯,本地資深媒體人兼詩人潘正鐳的努力獲得肯定,得到中國福建七首岩寺特別頒發「文殊菩薩花鬘獎」。
「文殊菩薩花鬘獎」的頒獎典禮,於今年5月11日在中國福建漳州的七首岩寺舉行。本屆共有三名得獎者,潘正鐳是唯一的一名海外獲獎者,另兩名得獎者來自中國。
這個獎項主要是肯定在各個領域的成就者,潘正鐳作為一名資深媒體人兼詩人,因為多年來詳細採訪、記錄和追蹤新加坡藝術家陳瑞獻的藝術事業而得獎。
潘正鐳近日接受《8視界新聞網》的訪問,分享他和陳瑞獻的結緣與淵源,以及為何獲得七首岩寺的肯定而頒獎給他。

本地資深媒體人兼詩人潘正鐳的努力獲得肯定,得到中國福建七首岩寺特別頒發「文殊菩薩花鬘獎」。(圖:蔡慶順)
七首岩寺照光法師仰慕陳瑞獻多年
中國福建漳州的七首岩寺,其45歲住持照光法師,一直是現年81歲的本地多元藝術家陳瑞獻的仰慕者。陳瑞獻出生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年幼時移居新加坡,畢業於前南洋大學,多年來在藝術界大有成就,在小說、散文、詩歌、戲劇、水墨等領域享譽國際,取得輝煌成就。
此外,他也是一名佛教修行者,在他的藝術作品裡,不時融入佛教深意與色彩,也正是這個特色,深深吸引了中國福建漳州七首岩寺住持照光法師。
潘正鐳說,2011年那一年,照光法師到中國青島參觀陳瑞獻「一切智園」大地藝術館,內心深感震撼,立定七首岩寺應往文殊菩薩一切智的、光大禪門的方向發展,而為了圓這個心愿與目標,他必須找到陳瑞獻。
照光法師之後數次來新尋訪陳瑞獻,在一次機緣下,終於如願找到陳瑞獻,並與其達成合作,將陳瑞獻的藝術作品,帶到七首岩寺展出,希望藉此用藝術展,推展佛教文化。
30年來堅持記錄書寫陳瑞獻藝術觀
另一方面,潘正鐳身為一位資深媒體人,在長達30年的時間內,不斷用文字記錄和書寫陳瑞獻的藝術事業與貢獻。後來,他將這些書寫文字彙集成書,於2012年出版《天行心要: 陳瑞獻的藝蹤見證》。

潘正鐳著《天行心要:陳瑞獻的藝蹤見證》,分別在新加坡和中國上海出版。(圖:潘正鐳提供)
2019年,本已從報館退休的潘正鐳,對蒞臨訪新的照光法師進行訪問,得知對方用七年的時間,尋覓和等待陳瑞獻,內心深受感動,又了解到對方想用創新理念發展中國傳統佛教文化,過後潘先生寫了一篇題為《等個人來——訪詩僧釋照光談與陳瑞獻的殊緣》的文章。
潘正鐳受訪時談到此次獲獎說:「應該這麼說吧,這是我很感意外的一個殊榮。作為追蹤一個藝術家30年的記者,作為一個藝術家,我雖然已經退休了,可是我還是個媒體人,對於他們兩個忘年之交(陳瑞獻和照光法師)的交往,創造出這麼多精彩的作品,我還是決定用我的筆,把它們都一一寫出來。 我想這幾年的時間,做了這樣的一件事,他們向我表達了對我的讚賞。 」
獲獎的獎章由陳瑞獻親手設計
上個月,潘正鐳就在充滿陳瑞獻藝術作品的七首岩寺,獲頒發「文殊菩薩花鬘獎」獎章。在頒獎典禮節目和氣氛的烘托下,潘正鐳坦言,他當下的心情是異常感動。

潘正鐳夫婦在陳瑞獻石雕《一切智佛》前留影。(圖:潘正鐳提供)
他說:「當晚的場面十分盛大,陳瑞獻的藝術作品就環繞在整個寺廟周圍,而台上呈獻的是陳瑞獻創作的曲子,他寫的多首歌,而且是第一次獻演。我在這樣的氣氛下,作為一個新加坡有幸得到這個獎的人,到那樣的場合,接領這樣的一個獎,我深受感動。」
獎章上刻有文殊菩薩法王子俊美的頭像,以純金打造,由陳瑞獻親自設計,這對潘正鐳來說,更加意義非凡。
「這是一件很珍貴的藝術品,它所含的讚賞力量,對我來講是一個很大的驅動力,所以我回家來,我跟我女兒說,『爸爸拿的這個獎,就是我們的傳家之寶。』」。

潘正鐳獲獎的獎章由陳瑞獻親手設計。(圖:潘正鐳提供)

潘正鐳獲獎的獎章由陳瑞獻親手設計。(圖:蔡慶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