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領導公廁工作小組的馬炎慶同公共衛生理事會主席康安德魯和其他小組成員,走訪武吉坎貝拉綜合中心的廁所。(圖:Facebook/馬炎慶)
國家環境局和食品局在衛生狀況欠佳的廁所展開聯合執法行動,發現40多處問題。今年以來,已有九家咖啡店因為廁所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被新加坡食品局下令暫停營業。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在Facebook發文時說,國家環境局和食品局近期在本地超過120個衛生狀況不佳的廁所展開聯合執法行動,結果發現40多處問題。
他表示,最普遍的問題是地板髒污、尿斗堵塞,以及沒提供廁紙。
他也說,今年以來已有九家咖啡店因為廁所衛生和食品安全等問題,在違例記分制度下被扣分,並被當局下令暫停營業。
相較之下,2022年和2023年各只有一家咖啡店因為廁所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被下令暫停營業。
他表示,當局也通過跟業者合作改善廁所設計,以求改善公廁的清潔度。
聯合領導公廁工作小組(Public Toilets Taskforce)的馬炎慶,就於本周較早前同公共衛生理事會主席康安德魯和其他小組成員,走訪了位於菜市巷的「炭香菜市」咖啡店、陳篤生醫院的綜合醫療護理中心,以及武吉坎貝拉綜合中心。這些地方的公廁被譽為「模範公廁」。
馬炎慶說,雖然每個公廁都有獨特的設計特點,但他發現,定期清潔和維修是很重要的。
「這不僅關係到清潔度,還關係到營造一種讓人對環境衛生有信心的氛圍,這也能引導使用者形成積極行為。當廁所環境明顯清潔時,使用者也可能會自覺,保持相同標準,從而讓環境繼續保持整潔。」
他鼓勵大眾,繼續努力保持公廁清潔。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早前表示,把今年定為「公共衛生之年」(Year of Public Hygiene)。
當局表示,會通過五大方面開展「公共衛生之年」,包括:在一些出現垃圾蟲的熱點加強執法行動、解決骯髒的公廁問題、加強害蟲管理、通過科技提升清潔行業的整體能力和水平,以及動員公眾參與,保持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