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旅遊業強勁復甦 去年全年收益或達260億元

隨著更多國際航班開通以及載客量增加,本地旅遊業將持續復甦。旅遊局預計,今年到訪我國的國際旅客人次將達1500萬到1600萬,可帶來約260億到275億元的旅遊收益,有望恢復到冠病疫情前的水平。
位於聖淘沙的室內卡丁車賽場,去年8月開業後受到訪客歡迎,周末的預訂一般在兩個星期前就爆滿。業者說冠病疫情後,旅遊業復甦帶動更多海外旅客前來。
聖淘沙百樂玩總經理葛文威說:「來臨的農曆新年我們預計迎來大批遊客,但我們也意識到目前正處於季風期,天氣潮濕導致人數有些下滑,但目前已經開始好轉。」
旅遊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 去年到訪我國的旅客人次達1360萬,相當於疫情前約七成。今年預計能達1500到1600萬人次。
去年全年的旅遊收益預計介於245億到260億元,這超越預期,也恢復到疫情前約九成水平。
旅遊局表示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以及全球經濟狀況等因素,都影響旅遊復甦的步伐。不過隨著航班的增加, 以及新中兩國落實30天相互免簽, 預計今年到訪我國的旅客人次將繼續上升。
新加坡旅遊局國際司助理局長柯淑丹說:「亞洲跟其他地區對比來說,開放的時間是比較遲。競爭非常激烈所以新加坡旅遊局,在我們的重點市場跟我們的合作夥伴不斷推出新的產品、新的體驗。 」
去年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訪客最多,達到230萬人次,接著是中國和馬來西亞。旅客逗留在新加坡的時間也更長了,從疫情前平均3.4天,增加到去年的平均3.8天,人均消費從1400多元,增加到約1900元。
國大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何偉倫說:「預算緊張的遊客可能會在住宿和食物方面尋找比較便宜的選擇,我覺得新加坡應該提供一系列的選擇滿足不同預算和不同興趣的遊客。」
另外,截至去年9月,旅遊業所聘用的人力達到約7萬2000個,是疫情前的近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