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度不想活了」 新加坡女飛魚談追求體壇榮耀背後的陰暗面

2023年05月1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前國家泳將楊瑋玲馳騁泳壇17年,在東運會獨攬40枚金牌,並連續四屆代表新加坡出戰奧運。(新報)

作者 劉智澎

西方有句諺語: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Heavy is the head that wears the crown)

第32屆東南亞運動會前天(17日)正式閉幕。新加坡體育健兒在過去18天的賽事中,共贏得51金43銀64銅,總計158面獎牌。

賽場上的運動員頂著獎牌光環帶來的心理壓力,或許大於一般人所能想像。

新加坡前國家泳將楊瑋玲最能體會箇中滋味。

1993年的東運會,她一舉摘下九面金牌,聲名大噪,成為家喻戶曉的「女飛魚」。

馳騁泳壇17年,在東運會獨攬40枚金牌,楊瑋玲締造了不朽的東運神話,並連續四屆代表新加坡出戰奧運。

楊瑋玲在第23屆東運會奪得6金2銀,以40面總金牌成為東運會史上奪得最多金牌的新加坡女選手。(海峽時報)

她在2007年宣布退役時說: 「我已失去參加比賽的動力和得獎慾望。游泳競賽有體能上限,我在28歲宣布退役算遲了。」

不過,她功成名就背後的心酸,當時卻無人知曉。 曾陷入抑鬱而割腕、沉淪酒精無法自拔的她,後來靠著宗教信仰走出人生低谷。

四年「地獄式」訓練 只為賽場上的兩分半鐘

本月初,新加坡擊劍選手李文豪以父親住院、妻子生產和工作原因為由,缺席國家隊三次訓練,最後被取消東運會參賽資格,讓他深感「所有努力都是徒勞」。

這起事件令楊瑋玲有感而發,反思人們對世界級運動員的期望。她在前天(17日)為亞洲新聞台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公開個人經歷。

楊瑋玲在第12屆廣島亞運會參加100米蝶泳項目。(聯合早報)

楊瑋玲11歲就被國家游泳隊選上,開始日復一日的「地獄式」體訓:

04:30:起床

05:00:暖身

05:15 - 07:45:在泳池訓練

08:30:在學校上課

14:30 - 18:00:在泳池訓練

「一周訓練六天,一年52周,連續四年的訓練,只為了出戰奧運的一個黃金機會……一場不到兩分半鐘的比賽,更短的賽事甚至不到一分鐘。」

長時間的密集訓練,加上經常出國比賽,讓楊瑋玲錯過了許多重要的家庭聚會,也無暇陪伴朋友。但對她來說,運動員「就是要做出這些犧牲」。

楊瑋玲(右)10歲時在全國分齡游泳賽刷新10項大會記錄,母親陳麗珠(左)送她鸚鵡作為獎勵。(聯合早報)

有人問過她:運動員是否應該把體育置於一切之上,包括個人生活和心理健康?這對他們公平嗎?難道必須這麼做才能發揮出最高水平?

楊瑋玲坦言,人們往往只看到表面的風光和榮耀,但來自全國人民和自我的巨大壓力,把她推向了崩潰邊緣。

「當我游得不好,或表現不如預期,我就深感挫敗。我會自責,覺得辜負了大家,情況糟糕到我被抑鬱吞噬。我產生了極度陰暗的念頭並深陷其中,根本不在乎要不要活下去。」

青春期的楊瑋玲無法過著普通青少年的生活。被迫早熟的她,最後轉向吸菸喝酒來麻醉自己,逃避一切。

後來,她越陷越深,覺得無路可逃,患上抑鬱症後,甚至開始割腕。

直到有一次,哥哥帶她到教堂參加禮拜,才讓她有了重新振作的決心。

公開心理問題是示弱?

退役後擔任新加坡游泳總會副會長,楊瑋玲才意識到,原來不少運動員都飽受心理問題困擾。

去年,新加坡三名泳將約瑟林,張正偉和林香杞被揭露在海外吸食大麻和受管制毒品,受到懲處。

約瑟林當時在社交媒體發文道歉:

「我經歷了人生的一段艱難時期,屈服於一時的軟弱。我做出了不良的判斷,為此感到抱歉。我犯了錯,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彌補過錯。我不會再讓你們失望。」

新加坡奧運金牌泳將約瑟林去年備戰東運會期間在海外吸食大麻,受到懲處。(海峽時報)

無獨有偶,約瑟林的偶像——奪得23枚奧運金牌的美國傳奇泳將「菲魚」菲爾普斯也曾被毒品醜聞纏身。

當年23歲的菲爾普斯承認,為了不影響訓練,他一直隱瞞自己得了抑鬱症。他擔心公開自己的心理問題是一種示弱,會給競爭對手帶來優勢。

「我曾經歷一段不想活下去的時期。如果有機會,我寧願去拯救多一個生命,而不是贏得多一枚金牌。我們已經失去太多奧運健兒了。」

美國傳奇泳將「菲魚」菲爾普斯為了不影響訓練,一直隱瞞自己得了抑鬱症。(網際網路)

真正的心理韌性來自於脆弱

楊瑋玲認為,另一個應該正視的問題是: 我們是否應該區分體育所需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所需的心理健康?

她坦言,自己曾嘗試那麼做,但在各種情緒堆疊之下,她再也無法維持平衡。那次崩潰對她來說幾乎是致命的。

這也讓她了解到,真正的心理韌性其實來自於脆弱,必須學會直面內心的掙扎並解決它。

退役後,楊瑋玲當過官委議員,出過自傳,也在教會擔任輔導員。如今,她是一家兒童野外露營活動公司的創辦人,也是育有四個孩子的幸福媽媽。

楊瑋玲育有四個孩子,年齡介於6歲至12歲。(楊瑋玲臉書)

雖然兒女都很活潑好動,也喜歡游泳和籃球,但楊瑋玲不會要求他們「繼承衣缽」。

她希望人們不再以線性視角來看待運動員的成功之路,也應該試圖了解和支持運動員的整體需求。畢竟,職業體育生涯不應該只是一味的犧牲和奉獻。

新加坡體育學院高級運動心理學家林萬德博士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也說: 「運動員有情緒是正常的,無論是積極或消極的情緒。他們先為人,才有其他身份如運動員。有情緒就會被視為弱者的觀念已經過時。」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對運動員成敗的過度追捧和苛責,其實已偏離了以人為本的體育精神。

在運動員以體力較量的同時,他們的心理健康也更應受到重視。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