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李婉菱
(新山19日訊)經營逾30年的新加坡煮炒攤位,也經不起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越堤族鍾添翔毅然放棄多年在鄰國打拚的事業,回到新山延續多年的好廚藝,如今經營咖啡店和懶人包生意,努力打拚事業。
52歲鍾添翔目前在士姑來金成功花園經營中式咖啡店生意,在疫情嚴峻時期,克服重重難關,不僅經營便當訂購生意,也開始做起「料理懶人包」及研發醬料生意,從鄰國回流反到圓了他多年前曾想研發「料理包」的心愿。

返回柔佛後,鍾添翔吸取首次經營煮炒店的教訓,轉戰經營中式便當生意。
鍾添翔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他於14歲到鄰國當工作,從員工一路做到掌廚人,到後來設立自己的檔位,37年間獨自在新加坡打拚事業。
「去年8月經不起疫情打擊,我與家人商討,決定結束多年打拚的事業,計劃在家鄉開設煮炒店,延續廚藝。」
他說,短暫隔離後,他聽取妻子的建議,去年9月在士姑來新山花園租下店面經營煮炒店,除了售賣「咖喱魚頭」、「梅菜鴨」等招牌拿手菜,也將一些食品,製成「料懶人理包」,在疫情時期,提供顧客在家安心享用美食。

鍾添翔將其拿手菜或調料,製成「料理懶人包」。
他指出,除了售賣逾10款「料理懶人包」,也售賣食品自製醬料及炸粉,將早年對美食的想法化為現實。
鍾添翔說,雖然嘗試多元生意,如做小炒外賣、售賣料理懶人包等,及在網絡和紙業打廣告,但原本的店面位置偏僻,人潮量少。
「當時除了物色新地點,我與妻子及3位夥伴策劃,改變經營方針。」

鍾添翔雖放棄新加坡原有的飲食生意,但回流大馬後反倒圓夢,研發「料理懶人包」的生意。
鍾添翔指出,今年5月,他決定搬遷至金成功花園新地點時,不再以煮炒模式經營,改為中式咖啡店。
他提及,相對煮炒店,經營中式咖啡店較為輕鬆,因為一些食材,即便不是頭手,也能簡單烹調處理。
他透露,在行動管制令時期,改為售賣「兩菜一飯」中式便當,經濟實惠,反而吸引更多人訂購,生意漸上軌道。

鍾添翔(右)與妻子在疫情下求變,放棄30年來在新加坡的事業,如今在柔佛經營咖啡店。
準備素食給弱勢群體
鍾添翔在賣便當之餘,也做慈善,每逢農曆初一或十五,將會準備素食便當給弱勢群體。
他坦言,妻子非常有愛心,想憑藉自己能力,幫助困苦的人。
「妻子為了能幫助更多弱勢群體,於是在面子書專頁貼文,呼籲善心人士捐獻,為弱勢群體盡一分綿力。」

每逢農曆初一或十五,鍾添翔將準備素食便當,一天可煮高達500盒素食便當。
他分享,每逢初一十五期間,他與妻子將準備素便當給予老人院、孤兒院及流浪漢。
他透露,一天可烹煮達500包素食飯,在嚴峻疫情下,仍不忘暖心救助有需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