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新加坡人人有房~
新加坡的政府組屋BTO「便宜大碗」,有些人即使跑到海外發展,心裡也會惦記著這項福利。
最近有個新加坡籍名人激情開麥:「新加坡人不買組屋,就太笨了!」

他對港媒炫耀 「有政府津貼,不買就笨」
前新加坡藝人Hugo Ng吳岱融出生於新加坡,但是7個月大就跟家人搬去了香港,並且因工作原因一直在中國香港。
他最近突然回到新加坡購買了一套組屋單位HDB!

你可能覺得:哇,都當藝人了還稀罕政府組屋?
在新加坡,人人有房,80%的人住在政府組屋,就連現任總統哈莉瑪也不例外。
這位62歲的新加坡老人告訴香港媒體HK01,新加坡的政府組屋有多好,簡直讚不絕口。

(圖源:香港01)
港媒報道,他只花了400萬港元(70萬新元)就購買了一套1400平方英尺的組屋,據說已經付清了房款。
網友讀了這則新聞紛紛羨慕,這個價格在HK買不到什麼呀!


雖然吳岱融沒提到這個對香港人來說非常"寬敞"單位是四房HDB還是五房HDB,但至少有三個臥室。 其實由於工作性質,吳岱融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往返工作,更多時間住在香港和檳城。
突然購買新加坡組屋的原因是什麼?
原來,他23歲的兒子正在英國完成學業,在不久的將來將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

他非常直白地對港媒說,新加坡公民不購買組屋是"笨的",因為政府對其大量補貼。
「有政府津貼,不買就笨咯」
他估計,在新加坡同樣面積的私人公寓大約需要800萬至900萬港元(140萬至150萬新元),直接翻倍!
新加坡網友紛紛評論,他不買組屋,我們都不知道原來他是新加坡人……

還有網友吐槽他都不在新加坡發展了,還用新加坡國籍薅政府羊毛。
看來組屋的「誘惑」無人能抵擋。

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HDB幾個厲害之處
你可以說新加坡不好,但是你很難否認新加坡的組屋政策不好。
新加坡「居者有其屋」這件事,輕鬆吊打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


(李顯龍總理曾經這樣說)
新加坡HDB是國策,也是社會穩定的定海神針;20世紀90年代之後,新加坡的住房自有率就在85%以上,
而已開發國家的住房自有率一般在60%左右。

其中新加坡自有房80%的人都住在政府組屋裡,從住房類型結構來看,人們以政府組屋為主,私人住宅為輔。
對於新加坡人來說,住在組屋裡是很正常的事情,上述新聞里也有人對香港網友科普了一下。

在最近房價飆漲的大環境下,新加坡的新組屋BTO價格還是被嚴格控制在可負擔的範圍,比起商業公寓低了一半不止~
難怪今年申請HDB的人那麼多。
《為什麼今年申請新組屋的人那麼多?》

(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的預售組屋BTO銷售活動每季度舉行一次,通常在2月、5月、8月和11月,每次都有幾千套房推出。
新加坡的組屋「牛」在哪裡?讓我們一起看看
【1】 位置好
新加坡建屋局說過,組屋建造是使用「毗鄰原則」, 公共住房社區規劃的基本原則是儘可能方便居民,為每個家庭提供宜居的步行生活圈,所以新加坡組屋是很平均地分布在各個區,一般離地鐵不遠。

(圖源:新加坡旅遊局)
如果非要挑毛病,由於成本高,這些年市中心的新建組屋比較少。
但今年這種情況變了,為了響應群眾號召成熟社區、靠近市中心的項目越來越多。
以剛剛5月的開放申請為例,有紅山(武吉美拉)、女皇鎮、大巴窯、裕廊西、義順,位置都很好。

*裕廊西的項目就在地鐵和公園邊上,步行可抵達。
前段時間,新加坡建屋局還宣布,把南部的一大片高爾夫球場改成住宅用地,將興建一批海景組屋。

(圖源:edgeprop)
新加坡政府出手了!要在這些新加坡的富人區黃金地段興建各種組屋。
政府希望這些地理位置超級優越的黃金地帶不只是富人的專利,而是也讓普通人入駐進來,為這些地方增加多元性和活力。
【2】 價格便宜!
我們不知道吳岱融買的的新組屋還是轉售組屋,如果是預購的BTO新組屋,70萬新已經是天花板了,大部分新組屋都低於這個價格。

(圖源:dollar&Sense)
新組屋的價格我們可以參考上圖,也是真心便宜!
女皇鎮這樣的好地方,4房式組屋(3個臥室,實用面積90+平方米),平均60萬新幣左右,封頂也不到70萬新幣。
稍微「偏遠」一點的裕廊西(事實上,裕廊西現在也很熱鬧),4房式組屋平均只要30多萬新幣,不到40萬新封頂!
別忘了這個價格還沒有包含各種政府補貼。
新加坡政府幫你算了一筆帳,只要整個家庭月收入3000新元以上(在新加坡屬較低了),就能負擔一套三房式的新組屋。

24萬新幣的房子
用公積金或現金首付3萬6千
政府再補貼6萬5千
最後貸款13萬9千
每月只要償還631新幣(25年),而這個數剛好能用每月存入的公積金償還。
上述例子整個家庭收入3000新是遠低於新加坡平均水平的,但依然可以輕鬆買房。
2021年新加坡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是3800新幣,新加坡理工學院畢業生中位數薪水,也有2500新幣。
這似乎很好地解釋了新加坡為什麼人人有房!
另外這個例子相當於每月在住房上不用掏任何現金。
2020年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新加坡組屋屋主當中近一半約46%人選擇從HDB貸款,並全部以公積金存款還每月房貸,

也就是新加坡有20多萬家庭,每月還房貸不需要出一分錢現金,只要從公積金CPF裡面扣就好。
【3】 設施不錯
新加坡這些年建的組屋越來越漂亮,早已不是人們刻板印象中的「長走廊、宿舍格局、舉旗杆晾衣」(那是70、80年代建的組屋)。

*新加坡組屋在不斷「進化」
事實上從90年代開始,格局和設計已經變了,不再建長走廊的組屋。
現在的組屋,一般都是都是:戶型方正、落地窗或大窗、有生活陽台;

*典型的四房式組屋格局
小區則是配備停車場、花園和兒童遊樂設施。


(新組屋示意圖)
最近的新組屋效果示意圖,外觀很多與商業公寓無異。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政府組屋的地位不可撼動
新加坡人今天享受的是50多年前定下的政策。
幾乎可以說新加坡建國歷史有多長,組屋的歷史就有多長,「安居先樂業」這件事建國總理李光耀在60年代就預見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