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早報)
作者 王震宇
據統計,新加坡約有5000個巴士站。
大部分都只設計了座椅供乘客等巴士,功能單一,沒什麼特別的。當然,偶爾還會冒出一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設計、明顯沒有給用戶提供方便的巴士站,連總理夫人也忍不住要批評一下。
在新加坡的某些角落,有些巴士站卻以別具一格的特色,顛覆公眾的想像,讓人直呼原來巴士站還能玩出這麼多花樣。
紅螞蟻為你一一介紹:
巴士站也是「健身房」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在Instagram貼出一段視頻,不僅吸引網民點擊觀看,也引起熱議。
視頻中,只見兩名女生坐在巴士站設置有運動設備的特別座椅上,一人腳踩輪子、另一人則轉動把手,她們的手機就擱在印有特別符號的斜板上。
李智陞在貼文中介紹,這個名為「Recharge」(充電計劃)的巴士站,是本地首個健身巴士站,位於文禮通道第200座組屋附近。
之所以稱為「充電」,除了讓乘客在等候巴士時為手機充電,也能讓用戶為體能「充電」,做做簡單的手部及腿部運動。
也就是說,倘若用戶「手停腳停」,儀器也會停止為手機充電。

用戶開始運動時,就會啟動斜板上的手機充電功能。(Instagram截圖)
計劃目前處於兩周的試行階段。為了吸引附近居民或途經巴士站的乘客前去嘗試,使用該充電儀器的用戶只要每周的運動量達到150分鐘,就能獲得優惠券作為獎勵。
我國政府近幾個月除了大力宣導人民改變飲食習慣,也在國會辯論「健康SG白皮書」(Healthier SG),勾勒出我國醫療體系即將迎來的重大改革。
如今,這個全新的巴士站設計概念,很大程度上也呼應了政府方針,讓國人在等巴士時也有時間做做簡單的運動。
既然是試行階段,自然迎來不少公眾的反饋。總理夫人何晶也注意到了,也在個人臉書發表看法。她說:
「可否考慮讓巴士座椅傾斜擺放?這樣一來,公眾就無須一直轉頭查看哪一輛巴士進站了。」

(臉書截圖)
也有一些網民質疑,這樣一台機器能如何幫助提高乘客的運動量,而在炎熱天氣中是否真的可行?
該網民不認為使用這台儀器運動真的能達到健身效果,她反而擔心如果過於專注使用,或許會沒發現巴士已經到站,結果為了趕巴士還可能落了手機。

也有網民直接回拒說:不啦,謝謝。等巴士頂多等個10到12分鐘就會一輛進站(換言之能使用儀器的時間有限),何必將自己搞得又熱又滿身臭汗才上巴士呢?

緊跟時事的網民則打趣說,如果在巴士站騎車能直接扣除車資而不是充電,他不介意試試。

上述反饋存在實際考量,如果最終有機會全面推廣,這個健身巴士站將如何變得更好,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巴士站也是圖書館+遊樂場
其實新加坡早就出現過能為手機充電的巴士站,而且同樣是在西部。

提供手機充電口的裕廊東中心巴士站。(聯合早報)
2016年8月18日,裕廊東中心第134座組屋附近、一個結合多項功能的巴士站,展開為期一年的試用期。
這個由市區重建局協調的「巴士站計劃」(Project Bus Stop),與多個政府機構及部門聯合推行,包括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陸路交通管理局、國家環境局、國家圖書館管理局、國家公園局和新加坡土地管理局。
這樣一個跨部門合作計劃,可想而知這個巴士站的功能會有多麼地「豐富多彩」。幕後團隊的目的是要將巴士站重新設計及想像為一個交流空間,促進乘客體驗。
除了設置充電口以及提供免費無線網絡,這個巴士站還有以下意想不到的驚喜:
可以借書和盪鞦韆。

(聯合早報)
交互式螢幕可提供巴士到站時間等信息,還能供乘客下載電子書。

(聯合早報)
可以停泊腳踏車。

(Land Transport Guru)
巴士站後方還展出畫作。

(Land Transport Guru)
巴士站引進綠化元素。

(Land Transport Guru)
巴士站頂層還設有太陽能光伏板。

(聯合早報)
小小的一個巴士站空間,是不是很「物盡其用」?新穎的設計概念,當時還被彭博社譽為「全球最好的巴士站」。
據悉,在一年的試用期里,有關當局收集乘客反饋之際,也探討哪些功能也適用於其他巴士站。
巴士站也是「涼風房」
以下這個巴士站,是為新加坡的炎熱氣候而「量身打造」的。
位於獅城大廈(Plaza Singapura)外的這個巴士站由新科工程建造。其中一個主要特色是在巴士站的頂部設計了頂置噴頭(overhead nozzle),所釋放出的空氣最低氣溫為24攝氏度。而且空氣中也過濾了有害顆粒,凈化程度比一般空氣高約九成。

巴士站設計了頂置噴頭,所釋放出的空氣最低氣溫為24攝氏度,也經過濾後乾淨許多。(新明日報)
另外,這個智能巴士站也設置高端鏡頭,能追蹤乘客流動量,以及平均等候時間。
更酷的是,巴士站還配置了算法,能發現沒人看管的包包或遊蕩的公眾。

(聯合早報)
紅螞蟻查了網上資料,該巴士站在2018年3月啟用,展開12個月的試用期,並曾在2019年及2020年進行改革,改善個別功能,如把頂置噴頭撤除,將降溫科技融入巴士站的座椅。
番外篇:為年長者著想的貼心巴士站
前面介紹的這些巴士站,都各有千秋,但紅螞蟻認為,不能只考慮到趣味性,安全也是一大考量。

今年2月,交通部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在臉書上貼文宣布,在巴士站基礎建設提升計劃下,全國有360個巴士站將進行改革。
改善工程包括移除台階、調整路緣(kerb)高度以助無障礙通行,並改善照明設施等。
徐芳達也說,陸交局必要時會在巴士站添加座椅及空間,為年長者及需以輪椅代步的乘客提供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