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自4月落實SafeEntry訪客登記系統,至今已然成為生活新常態。(紅螞蟻製圖)
作者 鄭智浩
解鎖手機、掃描QR碼、登入SafeEntry訪客登記系統、舉起手機秀給工作人員......
這似乎已成為大家出門在外必不可少的「標準流程」。
但你可曾想過,有些民眾就是不能好好掃描二維碼登入,作出一些「奇怪行為」?
一名SafeEntry工作人員Jonathan Ooi(18日)就在面簿發文,怒揭民眾13大惱人行為,希望大家看了之後好好反省一下。

(海峽時報)
面簿貼文一開始是這樣說的:
「大家好,如果你想要出示SafeEntry通行證,那麼就請你好好展示。不要『Ai Mai Ai Mai』,好像你正用手機做一些重大秘密。為什麼要這樣?怕我們看到你跟另一半或情婦的談話?」
接著,他就逐個列出13種「怪癖」,鉅細靡遺地闡述在工作中遇到的奇葩事。
該貼文目前已得到超過1700人轉發,在網絡引起熱議。

紅螞蟻將原文「原汁原味」翻譯,看看你是否也躺著中槍?
1. 你橫著或倒反顯示手機螢幕。最糟糕的是,螢幕還自動旋轉。工作人員要求你拿好,方便我們檢查資料,你還不高興。
2. 手機螢幕字體非常小,只能給螞蟻看。有些則把手機螢幕放得非常大,只看得到三分之一的頁面。你至少也調整一下大小,方便我們查看。沒錯,手機螢幕可以調整大小。你只是懶惰多做一個步驟,我們讓你停下來,你還不耐煩。
3. 你貼上了隱私螢幕保護膜。不要奢望我們可以看得清楚,你應該很清楚知道,必須從正面才能看到螢幕內容。很顯然地,你的數學應該不及格,因為你有出示等於沒出示,你拿手機的角度不是標準的90度。 (紅螞蟻:不用90度啦~ 沒那麼嚴格。)

(海峽時報)
4. 你隔著1873749715386286公里給我們看你的SafeEntry通行證,還說:「哦,我給你看了叻,你看不見啊?」看不見,我們沒有千里眼。
5. 你一閃而過地讓我們看SafeEntry通行證,以為我們能看得清楚。抱歉,我們沒有神一般的速讀能力。哈咯,在一秒之內,讓我們檢查登記人數、日期、時間及地點。你做得到嗎?你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認為別人可以。還有為什麼手機要左搖右晃?你有辦法看清移動中的螢幕內容?不能拿好是不是?叫你給我們看,你不高興,叫你拿好,你也不高興。不高興就不要出門,讓別人也不高興。
最慘的是,你幫幾個人一起登入卻又要分開走,我們要向你確認,你還生氣。你們就不能一起走?還有,跟我們說一聲:「我要幫我家裡X人登入」很難嗎?嘴巴里有金啊?啞巴啊?如果真的不能說,至少也舉個手勢讓我們知道啦! 你們趕著去哪裡?投胎啊?在人生中放慢十秒會死啊? (紅螞蟻:槽點滿滿,看得出以上這點最惹毛這位工作人員。可以體諒他的難處,但詛咒別人總是不好的。)

(濱海灣金沙)
6. 你的手指擋住了身份證上的條形碼。哈咯?!條形碼掃描器不是X光機!我只能直勾勾地看著你,知道你知道你是個「白痴」。還有,條形碼是橫向的。掃描器也只能掃描橫向條形碼。如果你奢望我們能直向掃描的橫向條形碼,那我無話可說,你贏。老人家我還能理解,但很顯然地,現代年輕人也沒有常識。

(聯合早報)
7. 你把手機螢幕調得那麼暗,以為我們有夜視能力查看你的手機。
8. 你的手機螢幕上鎖了,不是讓我們看黑屏,就是看你的壁紙。沒錯,你的偶像、老婆、女朋友很美,不過我不管。我只想看你的SafeEntry通行證。
9. 我們請你停下,查看你的SafeEntry通行證是有原因的。你以為沒有人會查,沒登入就想矇混過關。抱歉,我會查。
10. 通關時,請摘下耳機,如果我們叫你,你才聽得見。不要因為你聽不見,我們需要提高聲量,就「哭爸哭母」說我們沒禮貌。拜託,先自己管好自己。

(聯合早報)
11. 你要重新進場,就讓我們看你的SafeEntry通行證或身份證。不要說「你已經登錄」、「你只是出去抽菸」,我們不需要知道。還有,也不要說,「你不記得我啊?我剛剛才登錄叻!」不,我真的不記得你,我們忙著更重要的事。給我們看SafeEntry通行證,然後離開。
12. 你給我們看SafeEntry通行證的舊頁面截圖,以為我們不會發現。通行證註明時間是有原因的。如果你嘗試用手指遮蓋,或忘記關閉手機自動旋轉功能,動來動去,我就會看到手機「圖片庫」,非常明顯。如果我們攔著你,要你們重新掃描或登入,就不要怪我們。你只能怪自己。
13. iPhone用戶請注意,手機無線網絡(WiFi)關閉時,任何時候靠近熱點(hotspots)就會出現小窗口。這通常會在進入商場時發生,擋住你的SafeEntry通行證。請先檢查,再讓我們看。如果我們攔著你,你又不高興,那是你的事。

(每日新聞)
他籲請大家排隊時就完成登入,或提前準備身份證,不要造成隊伍癱瘓。
「我們實施SafeEntry已經八個月,為什麼你還問我需要什麼?」
最後,他還特別指出令他十分費解的現象:
一些人認為手持溫度計槍會造成大腦損傷,希望能用手來測量體溫。
科普一下,無論是手持溫度計槍,或是站立式溫度計,使用額頭量體溫才是最準確的做法。以手部或其它部位測量,會得到較大誤差。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證明,額頭測溫會導致疾病或其他副作用。

站立式溫度計:「用額頭,不是用手」。(網際網路)
貼文說: 「手持溫度計槍已有些許不準確性,所以不要再給我們製造問題,我們只想做好我們的工作。」
可見SafeEntry工作人員的職場生活並「不簡單」。
僅檢查訪客登記系統、量體溫等「簡單」工作,都能出現一堆「怪癖」,真難為他們。 還是老話一句,疫情當前,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人人都該做好本分。
希冀「脫離SafeEntry」的那一天儘早到來,還給大家正常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