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望去,相距不到一指,太陽系最大的兩個行星——木星和土星
前晚(12月21日)上演了一場世紀相合的天文奇景。
兩大行星之間只微差了0.1度,上一次如此相近是397年前。

裕廊東1道一座多層停車場頂樓平時到了晚上都是寂靜無人,前晚卻有不少人氣,一組天文攝影愛好者到場,希望捕捉到木星和土星大合的罕見一幕。(蔡家增攝)
太陽昨晚7時零4分下山後,在裕廊東1道一座多層停車場的三個「追星」組趕緊為望遠鏡和攝像機的設置與角度做最後調整,確保一切準備就緒,隨時捕捉木星和土星大合(Great Conjunction)的一幕。大約7時20分,肉眼就可瞭望到木星身影。
天文攝影愛好者蘇健文(53歲,工程師)說,今年初就開始關注木星和土星的動態。要不是冠病疫情關係,他和其他天文攝影愛好者昨晚應該在馬來西亞新山的某個角落,在沒有光污染的環境觀賞這個天文景觀。
「上星期五開始,我每天都會外出『追星』,但都碰壁,直到星期天傍晚……今晚也看到了,雖然不是最佳狀態,但已經很滿足,感覺就好像身處多年後的未來,畢竟大合不變,只是不知道到時周遭的環境如何。」
另一名天文攝影愛好者阿卡什(Akash Anandh,39歲,文字工作者)說:「400年前,我還不在世上,此次能觀賞到木星和土星如此接近,當然不能錯過……今早還擔心天氣會不理想,慶幸沒有下雨,只能用『開心』二字來形容觀後心情。」

木星(左下角)和土星(右上角)每20年左右會相聚,但角距一般為1度,昨晚的大合屬罕見是因為角距不到0.1度。從地球觀賞,兩行星似乎很靠近,但實際上卻隔了7.3億公里。這是本報攝影記者通過科學館天文台望遠鏡拍攝到的兩顆星。(李健瑋攝)
距離若「硬幣厚度」
一些公眾昨晚也到上述停車場碰運氣。梁慧安(41歲,平面設計師)說,在面簿上看到這個天文奇景的信息,決定和家人一起來觀賞。「雲層蠻厚,我也不知道自己看到的物體到底是不是木星,但無論如何是個有趣的體驗。」
新加坡科學館科學教師陳智杭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木星和土星每20年左右會相聚,但角距一般為1度。前晚的大合屬罕見是因為角距不到0.1度。「簡單來說,1度之差對肉眼而言就是把手伸出,一根手指寬度的距離,0.1度就是十分之一的距離,也有人形容為硬幣厚度的距離。」
陳智杭補充,1623年的木星和土星大合因和太陽距離太近,被太陽的亮度蓋過,因此相信難以觀賞到。根據記錄,這兩顆行星上一次像昨晚那麼靠近,並且能目測,則發生在1226年,近800年前。
「要是錯過今晚,預計得等到2080年3月才能再次觀賞到這個天文奇觀。」
為了讓更多公眾觀賞到大合的天文景觀,且能保障大眾健康,科學館昨天特別進行了一場大合面簿直播,讓公眾無須踏出家門,也能通過望遠鏡視角觀賞。
記者:鄧瑋婷
攝影:蔡家增 李健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