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到家庭養老,其實還是離不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人口老齡化,就意味著社會供養壓力激增,勞動力短缺,也意味著青年人身上的擔子會空前得重。
據統計,新加坡社會中每一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只有4.8位年齡在20-65歲之間的青年人提供支持。

如果兒女覺得壓力太大,不想供養老人呢?沒門!早在1995年,新加坡國會就通過了《贍養父母法令》,使新加坡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為贍養父母立法的國家。
所以,新加坡中間一輩身上的供養壓力激增。他們大多是30歲至60歲之間的勞動者,但也有少數人是60歲至70歲的老年人。
如果再碰上子女啃老,通貨膨脹等多方因素,生活的壓力可不就與日俱增。公積金的錢是不夠花的,其他方面的壓力又大,無奈之下,老年人不得不選擇繼續出來工作。
2019年5月,有網友在新加坡一個加油站拍到,一位手拄著拐杖,腳步明顯遲緩的老人,艱難地挪動著步伐,緩緩地向一輛紅色計程車走去,坐上了駕駛座。

健康狀況已經如此的老年人,為何還在開計程車謀生?我們不得而知。然而看到這種場景,卻總覺得辛酸。
人們說,了解一個城市,要從計程車司機開始。這話其實有一定道理:北京的司機能聊,恰好對應首都的大氣; 東北的司機熱情,正是東北豪氣的表現。
那新加坡呢?難道是「老」?

的確,在新加坡這個遍地「老司機」的城市中,碰上一位老年人司機並不是個低機率事件。
博主秦墨曾在博客中寫道:
一位近七十歲的新加坡計程車司機曾對我說,他曾到過中國多次,非常羨慕中國老人的晚景,三三兩兩閒坐在路邊,打牌喝茶,顯得無憂無慮。也許在他的心目中,中國的老人才能真正稱作「樂齡」,樂享晚年,其樂融融。
或許,這也是新加坡所有「老司機」的內心真實寫照吧!
資料來源:
1. 三聯生活周刊: 70多歲也能開車了:為何要讓「老」司機上路?
2. 華聲在線: 老有所養就要與時俱進
3. 中國經濟網:新加坡計程車司機年齡延長至75歲
4. 中國新聞網:六旬老人連續考80次計程車駕照通過
5. 新加坡紅螞蟻:新加坡65歲單身老人每月基本開銷需1379元,你夠錢嗎?
6. 秦墨:新加坡65歲老人為何還在開出租?
7. 獅城新聞:新加坡72歲老人當司機艱難營生,發文控訴CPF制度!
8. 獅城新聞:為什麼新加坡很多行動不便的老人還在工作
9. 聯合早報:年滿65歲申請臨照須先體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