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雖小,但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新加坡華人占74.4%,但英語是官方語言之一。
新加坡以前並非是一個國家,是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的。
新加坡是一個彈丸小國,還是一個城市國家,國土面積為720平方公里,總人口570萬人,甚至還沒有我們的一個縣城大。
但是新加坡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我們所熟知的馬六甲海峽,成為扼守東亞國家海上的「生命線」。
不要小看馬六甲海峽,這是通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生命線,最窄處只有37公里,而新加坡正處在這條生命線上的「關鍵點」。從貿易情況看,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貨物份額達到全球的25%左右。從馬六甲海峽經過的原油數量打到全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貿易量1/3的商品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如此巨大的商品貿易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僅僅收取「過路費」一項就讓新加坡賺個盆缽滿盈。這是新加坡成為已開發國家的主要因素。由於新加坡的國土面積狹小,市場較小,許多商品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很容易被人卡住脖子,這是新加坡的脆弱性,也是一些主要大國和周邊國家都想控制新加坡的主要原因。因此,新加坡時刻把國家安全看得很重,如果有一點處理不到位,就會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由於新加坡國土面積小,軍事力量弱,如果要有效保證自己的安全,就要左右逢迎,奉行與鄰國交好的政策,學會在夾縫中生存。

在二戰後的冷戰時期,英國軍隊從新加坡撤退,新加坡既需要大國的保護,來尋求自身的安全。
新加坡經過權衡,選擇倒向西方美國,讓美國的保護成為最好的選擇。在大國的爭奪中,新加坡首先要保證在本土不發生戰爭,於是就把自己定位為全球經濟貿易、物流和金融中心,把全世界作為它的經濟腹地。
由於美國既可以保障新加坡的軍事安全,還能保證它的經濟安全,新加坡全面倒向西方也就很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