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良瑞每日清晨5時開始分發麵包給鄰里的老人。(視頻截圖)
馬西嶺一房租賃組屋溫情滿滿,79歲獨居老漢每天摸黑取麵包,沿家分給鄰居吃,老婦則把食物和飲料分給樓下收垃圾的客工,直言過得很快樂。
新加坡腳踏車援助會(Bike Aid Singapore)日前在面簿貼文,分享一段長達10分鐘的短片。在腳踏車援助會的支持下,南洋藝術學院學生構思拍攝了這個短片。
短片內容主要記錄數名住在馬西嶺租賃組屋年長居民的日常生活。這些居民雖然生活上不富裕,卻十分慷慨和樂於助人。
其中一名獨居的居民黃良瑞(79歲),因身體狀況無法工作。

黃良瑞每日清晨5時開始分發麵包給鄰里的老人。(視頻截圖)
他在短片中分享,他每日凌晨3時起身後,習慣先閱讀和晨運。到了清晨5時許,他就會獨自拖著推車步行到附近麵包店領取麵包,再派發給鄰里的老人。
畫面中,他不但沿家分麵包給鄰居吃,也會留意在組屋樓下的其他長者,確保他們也會拿到麵包。
問及他為何願意為鄰里老人付出?黃良瑞突然情緒激動淚盈眶,一時說不出話,後來哽咽說:「心裡覺得這是應該的。一些老人十分可憐,沒有食物吃。」他說,為大家服務和領取麵包,這讓他感覺十分高興。
《新明日報》輾轉聯繫黃良瑞,但他欲保持低調,不願受訪。
除了黃良瑞之外,出現在短片中的另一名老婦則經常拿麵包和飲料請清潔工吃喝。
這名老婦解釋,這些清潔工的薪資非常少,所以偶爾若有麵包或飲料,她就會分享給他們。在訪問中,老婦被詢及是否快樂時,露出微笑說:「我不開心現在還在嗎?」

老婦把食物和飲料分給樓下收垃圾的客工。(視頻截圖) 租賃組屋老人:心比錢更重要
錢重要嗎?租賃組屋老人說,心更重要。
短片製作團隊問了幾名住在該租賃組屋單位的居民,如果有更多錢,他們的生活是否會變得更好?一名馬來婦女說:「不算是吧,我覺得中等就夠了。」另一名華族老婦則說:「錢是可以花的,但花光後沒錢的時候,你就會老是想著錢對吧?心靈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