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普通的理髮竟成孩子的 「噩夢」!
5 月 1 日,淡濱尼世紀廣場 New Nada 理髮店發生意外,一名三歲男童在理髮時耳後皮膚被割傷,傷口留疤。
家長怒斥理髮師操作粗魯、處理不當,而店家回應稱系 「意外」,雙方各執一詞,引發公眾對兒童理髮安全的強烈關注。

當天下午 5 時,伊莎夫婦帶首次光顧的兒子到店理髮,誰知噩夢突至。
沒處理傷口 不斷揉搓傷口
「理髮師動作粗暴,發現孩子耳側出血後,不僅沒處理傷口,反而揉搓導致情況惡化。」
伊莎回憶,孩子原本安靜配合,卻因疼痛啼哭,更讓家長震驚的是,另一側耳朵也出現血痕。
面對家長申訴,店主態度冷漠,僅輕描淡寫一句 「放輕鬆」,徹底激怒了夫婦倆。
「傷口很深,還留了疤!」
伊莎痛心表示,因擔心無法獲賠未帶孩子就醫,目前正考慮採取法律行動。
她還指出關鍵細節:涉事理髮師操作時取下了剃刀保護罩,與常規兒童理髮流程相悖。
對此,店主解釋稱,理髮師起初未察覺傷口,慌亂中用手揉搓止血,並非故意為之;75 歲、從業 50 年的理髮師本想道歉,卻因家長帶孩子離開而未能如願。
經理則推測,男童哭鬧導致頭部晃動,才意外被剃刀劃傷。
「其實,我女兒認識他們,也嘗試聯繫對方,但他們還沒解氣。我也明白,如果是我的小孩,我也會很生氣。」
他指事後已告訴理髮師,若是發生類似情況,要及時為顧客上藥,謹慎處理傷口。
這場因理髮引發的糾紛,不僅暴露了兒童服務行業的操作規範漏洞,更拷問著商家的應急處理能力與責任擔當。
家長的憤怒、店家的辯解,背後是一個亟待釐清的問題:在追求效率與經驗的同時,如何守護孩子最基本的安全與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