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亞的人口紅利
許多中國企業出海,首選東南亞。這也是這麼多研學團選擇到新加坡探討出海的原因。

東南亞的一個特點是,人口年富力強,而且在增長中,不但能夠提供大量勞動力,而且,東南亞中產人口每年平均增長5%,到了2030年,預計65%人口進入中產階層,形成重要的消費市場。
繼中國大陸之後出現人口紅利的,一個是東南亞,一個是印度。這個時機不能錯過。

中國這幾年在講「內循環、外循環」兼顧,在目前微妙艱巨的國際形勢下,東南亞無疑提供了個「外循環」的好市場。
東南亞的後發優勢
同時,中國人很熟悉的一句話「新中國用70餘年時間成功實現西方300年的工業化」,很有可能也在東南亞重現。東南亞大部分國家目前有點像二三十年前的中國,可以利用世界上已有的技術、資本、管理經驗、市場組織,免去前期成本,包括時間成本,來帶動經濟發展,並完成從農業國向工業國,再從工業國向科技國的升級。
中國企業出海選擇東南亞的另一原因,是東南亞國家各有不同特點,能與中國企業形成不同的互補。

為何考慮落戶新加坡
我們來看看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一組數據。

過去幾年,全球吸引外資總體是下降的,包括美國。但東南亞地區是上升的。
而且,以人均吸引外資金額來看,新加坡高達2.6萬美元,是美國的近30倍,東南亞的81倍!
如果把東南亞其他國家和新加坡細分,就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

2023年,新加坡吸引外資增長13%,而東南亞其他國家則是萎縮19%。
換句話說,新加坡以一己之力,撐起了東南亞招商引資形勢一片大好的局面。

同樣的一組數據,我們看到,新加坡2023年吸引的外資,僅僅比中國大陸略低一些。
為什麼新加坡能做到?
簡單說,幾個關鍵詞——自由,開放,講究契約精神,與國際互聯互通程度高,勞動力素質高,親商與法治環境等等。
這些例子很多,我就舉兩個例子——第一個,「勞動力素質高」。
可能有些人不以為然,你這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嗎?
還真不是。我說的「勞動力」,指的是總體的勞動力,包括占新加坡常住人口五分之一的客工。
本地人就不說了,僅僅以客工為例,在新加坡的客工肯定是全東南亞素質最高的客工。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在新加坡的中國客工、菲律賓女傭、印尼女傭,也是經過挑選的,有不少是選不上的,根本進不來新加坡打工。
如果連客工都是本區域最高素質的,你說,「勞動力素質高」這六個字,你還認為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嗎?
第二個例子,「講究契約精神」。

2020年3月,全球口罩緊俏,有些國家和地區於是禁止口罩、防護服等物的出口,包括印度、台灣地區。新加坡有一家3M口罩生產工廠,但是,政府並沒有禁止3M繼續出口口罩,也沒有徵用它的生產線。為什麼?
李顯龍夫人、時任淡馬錫控股總裁何晶說:「作為貿易國和全球製造業中心,新加坡堅持原則,不干預、不封鎖、不徵用外商的貨源。這是對契約精神的尊重——契約是商業的命脈,尊重契約是新加坡受世人信任的根本。」
商貿與投資的一大基礎是契約精神。有契約精神,有可預見性,才有投資。全球富豪們之所以選擇出海新加坡,講究契約精神,是個十分重要的關鍵。
ABC丨編輯
Alex丨編審
新加坡丨來源
滙豐銀行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