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兩年多來,在跟病毒搏鬥的時時刻刻,與每個人最親密接觸的莫過於口罩了。
8月24日,新加坡政府宣布:從8月29日起,室內可摘口罩。
這兩年多來,新加坡的口罩令從不戴、部分場所戴、外出全部戴、戶外可不戴、室內可不戴,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堪稱新加坡抗疫歷程的縮影。

一起來回顧。
生病才需要戴口罩
沒生病不需要戴口罩
2020年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開始封城。當天下午,新加坡發現3起疑似冠病病例,衛生部宣布立即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當晚,新加坡出現首起確診病例。
當時,世衛組織的指導意見是「生病才需要戴口罩,沒生病不需要戴口罩,把口罩留給前線人員」。新加坡政府也遵從世衛的指導並向民眾宣傳。

新加坡出現口罩搶購潮
不過,2020年1月24日,新加坡就出現口罩搶購,很多地方賣斷貨。

圖源:微信朋友圈
當時微信朋友圈最盛行的一條就是「XXX藥店有貨,速去」,但留言往往是「斷貨了」「叫我們明天再來」「明天具體什麼時間有貨也不知道」。

2020年1月25日《聯合早報》報道引述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說,「若出現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患者必須負起責任戴上口罩,才能保護身邊人的安全。而那些未出現呼吸道症狀的人,無須戴口罩。」

2020年1月27日,新加坡政府向公眾發出的Whatsapp簡訊也重複了「未出現呼吸道症狀的人,無須戴口罩」這個信息。

專家和政府的這個說法很快受到一些網友的質疑。


當然,也不是所有網友都認為在新加坡非戴口罩不可的。這位網友就直接為「我出來就把口罩丟了」而雀躍。

而且當時的新加坡,滿大街的人,戴口罩的確實很少。不過樟宜機場的旅客戴口罩的明顯多了起來。

2020年1月末的樟宜機場,動圖來源:尚磊醫生
搶購口罩,馳援湖北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的同時,陸續傳出湖北各地尤其武漢三鎮、孝感等防護物資奇缺,大批醫療人員直接暴露在病毒感染風險之下,甚至有當地醫生用手邊的各種物品來自製防護用品,也有醫生髮微博求助。 1月25日,大年初一,《新加坡眼》開始發文,號召在新加坡籌集口罩、醫用帽、防護服、醫用一次性乳膠手套等醫療用品。號召很快地得到各方的支持,除了在新加坡的中國人,也有新加坡人以及來自印度和日本等地的民眾捐贈。 1月26日深夜,正月初二,新加坡這邊籌集到的部分防護物資送遞樟宜機場。翌日清晨,正月初三,運抵上海,用專車運往武漢。

2020年2月7日,新加坡衛生部宣布,截至當天下午2點,新加坡累計出現了33起病例,有些病例感染源不明。鑒於此,衛生部把疾病暴發應對系統(DORSCON)從黃色調整至橙色。當時,新加坡政府依然建議的是「生病才需要戴口罩」。

新加坡不會禁止口罩出口
2020年3月4日,淡馬錫控股執行長、李顯龍夫人何晶在臉書發帖。她說,一些國家為了本國需求,禁止口罩出口;新加坡有家3M工廠,但新加坡不會禁止口罩出口,也不會徵用3M的生產線。

2020年3月21日,新加坡出現首兩起冠病死亡病例。新加坡政府維持「生病才需要戴口罩」的指導不變。
實施「斷路器」封城措施
2020年4月3日下午4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通過電視直播講話,宣布從4月7日實施代號為「斷路器」的病毒阻斷措施。措施包括:關閉所有提供非必要服務的工作場所、所有學生實行居家遠程學習、禁止堂食、只有購買必需品、看病、健身可以出門等等。

他說:「世衛組織建議只有病人才戴口罩,我們之前一直遵守這個建議。但是,本地疫情已經惡化,加上無症狀傳播,我們鼓勵人們戴口罩。政府下周起會給人們派發可重複使用的口罩,手術口罩保留給前線醫護人員使用,無論有戴口罩與否,都要勤洗手和保持安全距離。」

第一次免費發口罩
2020年4月5日,新加坡政府開始給本地居民派發可重複使用的布料口罩,每人一個。當時領取現場的人數並不太多,很多人都佩戴口罩做好防護後前來領取。

部分情況下要求強制戴口罩
2020年4月9日,黃循財在抗疫工作小組記者會上表示,為了確保「斷路器」的措施起效,政府將會推出更嚴格的措施。當局會要求一些人在某些情況下強制戴口罩,例如處理食物的員工,接下來會考慮要求送餐員也戴上口罩。

(照片來源:Masagos Zulkifli 臉書) 當時網傳新加坡要求所有人出門必須戴口罩,不過官方並未宣布此消息。

去商場、超市、巴剎、坐公交 必須戴口罩 僅在一天之後,2020年4月10日晚,國家環境局發布文告表示,從4月12日,進入購物中心、超市、便利店、藥房、濕巴剎的公眾也都得戴口罩。 4月12日是星期日,《新加坡眼》拍攝了真實的菜市場和超市情況。早上六點半,去武吉知馬菜市場和小販中心的絕大多數民眾都佩戴了口罩。

除了巴剎加強防控疫情外,新加坡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也表示,乘坐公交必須戴口罩。

圖源: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臉書 有網友對此稱讚道,乾得漂亮,是時候根據新加坡自身情況而非WHO的建議制定策略了。戴口罩,一定要推行。

新加坡向台灣請求捐口罩?
2020年4月12日,還發生了一件趣事。淡馬錫控股總裁、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在臉書轉發台灣準備向新加坡捐贈口罩的新聞,並評論「Errrrr......」,引發激烈討論。

外出強制要求戴口罩
兩天後,勢態再次升級,新加坡政府明確規定從2020年4月14日起,所有外出人士都必須戴上口罩,除了兩歲以下的幼童,和在戶外進行激烈運動的人。 2020年4月19日,有120人因不戴口罩接獲罰單,其中還有十多人是重(chóng)犯,接獲了1000新幣的罰單。另外,也有超過240人因為違反安全距離措施而接到罰單。根據新加坡法令,對於不遵守抗疫規定的人,初犯者罰款金額為300新幣,重犯者則可能面臨更高額罰款,嚴重違例者將被控上法庭。

中國向新加坡捐贈60萬隻口罩 繼新加坡2020年2月向中國捐助2萬個試劑盒、核酸檢測儀之後,同年5月5日,中國向新加坡捐贈60萬隻口罩,其中50萬為醫用口罩,10萬為KN95口罩。這批口罩將撥入新加坡國家儲備。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醫生在衛生部接受了時任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代表中國政府送來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