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病病毒肆虐導致不少家庭超過兩年分隔兩地,隨著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開通,好些家庭終於得以團聚,一起迎接壬寅年。《聯合早報》記者採訪了四戶家庭,感受他們團圓的喜悅。
多年前嫁到馬來西亞柔佛峇株巴轄後,陳連絲(53歲)常年往返新馬兩地,但一場突如其來的冠病疫情,讓她和兩名成年孩子分開近兩年,自己留在獅城和仍在求學的小兒子相依為命。
這名從事餐飲業的馬國媳婦,今年春節前通過新馬航空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TL)飛往吉隆坡,和在當地工作的女兒會合,然後開車南下回新山住家,再和大兒子三人一起回已故丈夫的峇株巴轄老家過年。
回家的路曲折又耗時,小兒子也因大學無法請長假不能隨行,但陳連絲不言累,堅持開車載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我的寶貝,這次相隔近兩年看到兒子女兒很開心,女兒來機場接我時,我起初因她戴口罩沒有認出,但之後馬上擁抱她。」
天底下的母親都希望孩子常伴左右,陳連絲也不例外,由於一家四口長期分隔三地,她曾希望女兒能到新加坡工作,但這名獨立、開明的媽媽,最終選擇尊重孩子的決定,沒有強迫孩子隨她定居本地,只求大家平安、快樂。
「我要的其實很簡單,只要孩子開心,我就開心,孩子不會永遠在身邊,我們能做的就是彼此不讓對方擔心。」
詢及農曆新年願望,她說希望之後順利買到VTL車票,子女跨過新柔長堤,讓一家四口真正大團圓。

黃照財(左二)和妹妹黃鉫雯(右一)在前天抵家,與疫情後分隔兩地的家人相聚。(受訪者提供)
工程師如願回新山過年
離家兩年後,半導體工程師黃照財(25歲)終於趕在年二七抵達新山老家過年,和思念已久的家人團聚。前天(1月29日)中午,他和小妹從兀蘭車站出發,途經兩國關卡一座長堤,在一小時左右便抵達新山拉慶車站,終於見到了分開兩年的家人。
這趟歸家之路通暢無阻,卻得來不易。
與許多越堤族一樣,黃照財在前年3月離開馬來西亞後,就在本地度過近兩年的異地生活。他畢業後住在兀蘭,原本覺得租房離家很近,每星期都能輕鬆回新山。但疫情的暴發卻讓僅隔一道海峽的老家,變得遙不可及。
目前,黃照財和爸爸與大妹都在本地工作,小妹則在本地求學,與新山的媽媽和弟弟分隔兩地。
雖然不是隻身一人在新加坡,但他一再強調:「過年還是要在家裡才行啊。」
他去年第一次在異地過年,雖和兩個妹妹聚餐慶祝,卻還是覺得少了年味。
這回他經歷艱辛的購票過程,包括每天早上六七時就守在購票網站前搶票,終於買到往返車票,順利踏上返家過年之路。
黃照財除了重溫心心念念的家鄉美食,就是和小弟打鬧、與家人敘舊聊天。看似平常不過的日常生活,此時顯得無比珍貴。
他的母親余秋儀也說,有些鄰居因為家人買不到車票,這一年又無法團聚。她希望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能夠繼續開通,讓更多分隔兩地的家庭都可團聚。
礙於工作,黃家要等到大妹在本周五回家後,再吃一輪團圓飯,才算真正一家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