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2020年,應該可以作為「最特別的一年」之一載入史冊了~
疫情還沒退散,造成的經濟影響還在持續,市場行情不振,政府補貼千萬,每一項對新加坡來說都是挑戰。

但,挑戰越大,情況再怎麼不好,新加坡始終是一個新加坡。 話說團結就是力量,話老心不老哦~
2020年新加坡
前5月捐款已達9千萬新幣
據新加坡「Sayang Sayang」社區基金組織,以及新加坡線上捐贈平台Giving.sg 統計,今年1月到5月,社區已經募資多達9千萬新幣!
幾乎等於2019年一整年的捐贈總數!

來源:ST
而且椰子君也發現,今年自發在 Giving.sg 上註冊成為志願者的人數也多了很多。
比如去年上半年註冊成為志願者的有11,300個。
今年同期,不到半年時間內,就有超過13,300個人註冊成為志願者。
大家別忘了,在這五個月里,還有接近2個月是不建議外出的阻斷期。

來源:ST
也就是說,能做事情的機會也比往年少。但是這種情況下,支持志願者事業的人卻越來越多!
新加坡文化社區和青年部長Grace Fu覺得,新冠大危機並不能阻止人們之間想要相互關心的那種心情。

來源:mothership
恰恰相反,新加坡的居民們對於危機降臨的意識越是清晰,那麼大家為了度過困難,團結一致的想法就會越來越強烈。
椰子君通俗地理解了一下,這裡講的就是一個「凝聚力」。
新加坡需要「凝聚力」
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今年受疫情影響的人不少,比如外籍客工、低收入家庭、獨居老人等弱勢群體。
有的客工們還在等待檢測,低收入家庭的人也許近期二段解封了才重新復工,疫情對他們來說,變成了威脅和恐慌,以及等待。
甚至遠不止於這些。

來源:ST
尤其是在新加坡的外國人,不管是從中國,馬來西亞,緬甸,印度,柬埔寨等等國家來的。
這階段要面對的可能是失業,可能是回不了家的想念,可能是沒有收入,或者難以維持生計的低收入。
在新加坡的日子一度一下子變得空白很多。

來源:time out
沒有社交,不能社交。也或許儘管和別人同住一個屋檐下,卻也是無法交心。這種空白已經說不清楚,是由內而外,還是由外而內。
前天父親節的時候,椰子君看到一個在新加坡已經連續3個月沒有回家的朋友發文—— 他想家了,那一刻他只是一個父親。

來源:面簿 chan kah kiong
「回家的路應該不遠了。」
這可能是每個在新加坡的外國人都有過的心聲。
新加坡大雨。
路上積水隨時都在「起浪」,不知道大家都是怎麼涉水出門的?
椰子君看到巴士裡邊都進水了,而有人恰巧在這樣大雨磅礴的日子裡選擇回家。

來源:面簿 陸九
腳上的鞋子全進了水,手上一個行李箱,身上一個背包。
「我」即將走上的路,有回家的人。
「我」已走過的路,仍然還在走著和「我」一樣要回家的人。
也有的人不回家,但他們的擔心和焦慮似乎也沒有少個一分半分。
比如叫個外賣,「太貴吃了。」

比如工資薪水降了,供屋供車或者其他帳單還是要繼續還。

目前大家找工,前提主要還是看「能不能當碗飯吃」。

可以說一種危機,千萬人在度。
在這種情況下,相互幫助、扶持無疑就是雪中送炭,也能讓遠距離的人心更加貼近。
在今年5個月內募集到的9千萬,其中40%就是和新冠危機相關的。
它們將用來幫助330個受疫情影響的個人、家庭和其他弱勢群體。
Singapura 今天總理再一度發文表示,大家還是要繼續保持社交距離。
預防措施的實行和社會責任感在當下這個時候最能體現。

我們保持安全距離,繼續做防護措施,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每個人的安全。
為了每個在這裡的人的安全,就是為了新加坡安全。
Gov.sg最近錄製了一個新視頻 「Onward Singapore」
當局說:
「新冠不會改變我們的本質,我們是一個國家,我們會解決並且超越這個挑戰。」
所以椰友們,不管當下情況怎麼樣,要一樣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