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名:
導演: 陳彬彬
製片國家/地區: 新加坡
語言: 英語 / 漢語普通話
片長: 70分鐘
中文名: 星國戀
這部在新加坡被禁的紀錄片名為,中文翻譯:星國戀。
參與拍攝的主人公是1970年代離開新加坡的洪瑞釵、何元泰和陳華彪,以及1960年代離新的陳新嶸、黃信芳、賀巾、蘇世華、陳喜金和葉婉珍。
1960 到 70 年代,迫於政治壓力,一群左傾的新加坡社運者、學運領袖、共產黨員紛紛流亡海外;
有人只帶了一個行李箱便離家,從此無法回頭;有人至今只能通過網絡與家人共聚,站在河的邊界上遙望故鄉。
50 年過去了,激烈的政治已被稀釋成恬淡的異鄉生活與過盡千帆的平靜回憶。
主人公們多已在馬來西亞、泰國、倫敦等地安身立命,但「回家」的想望與鄉愁卻從未歇止。
紀錄片里的無數個鏡頭,組成了一封政治流亡者們從世界各地寫給新加坡的家書。
To Singapore, With Love.
2014年,該片被新加坡媒發局評定該影片含有破壞國家安全的內容,並定為「不符合任何分級」(not allowed for all ratings)。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雅國博士、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隨即發聲明支持媒發局的評定。
新加坡電影有六種分級,根據新加坡電影分級指導原則,任何被評定為「有損國家利益或造成社會道德敗壞」的影片將被定為「NAR」,不得在新加坡公映或發行。
而後,陳哲藝和巫俊峰等導演在內的38名新加坡藝術工作者發表聯合聲明,對媒發局的決定表示失望,並促請當局重新考慮其決定。
電影里的受訪者之一,陳華彪先生,也在發文對電影被禁表示不解:

(圖為陳華彪發表的博文截圖)
紀錄片的導演——陳彬彬女士無疑是最無奈的,她的聲明稱:
我之所以拍攝這部影片,是因為我自己希望能夠更加了解新加坡。我也原本希望這部影片能夠促成一場全民對話,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作為國家共同體的自己。
對於媒體發展局禁止這部影片做公開放映的決定,我感到非常失望。
《星國戀》被禁,在新加坡社會更是引發了不小的討論,更有三百多名新加坡人偷偷前往馬來西亞觀看作品,是新加坡電影史無前例的一次。
許多人在看過影片後表示這部影片「深情且深刻」、「非常動人並引人深思」、「非看不可」。
以下是部分觀眾在論壇或博客中留下的觀後感:(中英翻譯或有出入,以英文為主)
當我聽到了他們表達:想要為(新加坡)做出貢獻但無可奈何時,我哭了。其中的一位流亡者說,「我覺得非常對不起祖國,因為我沒辦法為她做出更多的貢獻」。
I watched and teared, when you hear of how much they wanted to do what they can for Singapore, but could not. One of the exiled Singaporeans said, 「I am sorry I did not do enough for Singapore」.
不管怎樣,他們只是普通的新加坡人,加入學生會、工會和反對黨,只是為了他們的信仰奮鬥。1960年到1970 年,有許多無辜的新加坡人不經審訊就被拘留,只因為他們在為了一個他們所熱愛的新加坡而鬥爭。
Yet, they are ordinary Singaporeans who fought in student unions, labour unions and the opposition. The 1960s and 1970s saw many innocent Singaporeans arrested and detained without trial, simply for fighting for a Singapore they love.

圖為陳彬彬導演為觀眾解釋影片無法放映的原因
有這樣一句話:紀錄片是把光投到黑暗的地方。
黑暗的地方是什麼?不是別的,是歷史。
把歷史中黑暗的地方照亮,讓隱藏的歷史和生活的秘密成為「敞開」和「豁亮」,使其有價值的東西不被時間所沉淪;在生生不息的現實之中,保留下來對歷史的尊重與責任。
《星國戀》拍攝完成距今已經過去五年多了,儘管影片的整體製作在現在看起來顯得有些簡陋,但內容真實而震撼人心。
流亡,政治和個人生命或許本就是盤根錯節的共同體。
拋開敏感的話題,我們不妨就讓那些散落在泰南、大馬、英國的異議者徐徐道來,畢竟青春耗盡、家人無以團聚,已是蓋棺無以定論的刑罰……
觀看完整影片請前往Youtube搜索:星國戀

片名:Singapore Gaga
譯名:新加坡風
導演: 陳彬彬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新加坡
語言: 英語 / 漢語普通話 / Malay
上映日期: 2005
這是陳彬彬女士的另一部作品,講述了新加坡中低層人們對音樂的熱愛和對方言的尊重。影片有趣生動,也有深沉之處。
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看一下,或許會從中了解到不一樣的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