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屋發展局更新可供常年申購的剩餘組屋名單,共243個單位可供選擇,其中三代同堂單位占了約兩成,有多達49個單位,分布於武吉班讓和兀蘭。
建屋局網頁昨天刊登單位詳情,有意申購者可從9月25日(星期三)起提交申請。
這批剩餘組屋是經過三輪組屋銷售活動後仍未售出的,即預購組屋銷售活動、剩餘組屋銷售活動,以及剩餘組屋再銷售活動。
今年6月中,建屋局首次將這批組屋開放供國人常年申購,當時推出的123個單位,至今有57個單位未售出。這57個單位因此仍出現在新名單上。
新名單的243個單位中,102個位於成熟市鎮,其餘141個位於非成熟市鎮。由於種族比例政策的關係,只有一個位於成熟市鎮的單位可供華族申購,非成熟市鎮的單位則全數可供華族申購。
三代同堂單位多達49個 分布於武吉班讓和兀蘭
值得關注的是,這批剩餘組屋當中,三代同堂單位占了約兩成,有多達49個單位,分布於武吉班讓和兀蘭。
其中,24個單位位於信佳弄第638A座組屋,價格從33萬6000元起跳。另25個單位則位於馬西嶺路第187A座和第189B座組屋,價格從33萬5000元起跳。
針對這些組屋為何滯銷,施誠地產(C&H)主要執行員林金財受訪時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地點有關。
例如,信佳弄的三代同堂單位距離最近的澤拉邦(Jelapang)輕軌站,都要步行10多分鐘,馬西嶺路的單位則要換乘巴士才能到達兀蘭地鐵站。
此外,林金財指出,三代同堂單位所面對的各項限制,也可能令一些買家卻步,像是屋主只能轉賣給同樣符合多代家庭條件的買家。
三單位售價破70萬元 6月至今無人問津
另外,高價組屋也面對滯銷情況。新名單中,有三個單位的售價突破70萬元,其中兩個單位更是從6月到現在都無人問津。
它們是美嶺街第149座組屋三樓的公寓式單位,售價是79萬8000元,以及碧山22街第261座組屋六樓的公寓式單位,售價是74萬4000元。
林金財指出,兩個單位因種族比例政策的關係,不供華族申購。不僅如此,它們都位於成熟市鎮,價格高昂,不是人人負擔得起,因此會更難找到買家。
由於剩餘組屋再銷售活動每年2月和8月進行,因此建屋局將在上述銷售活動結束後,定期在這兩個月份推出更多可供常年申購的組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