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南洋八十五載 不忘初心再出發

2021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漫步新加坡河畔的中央商務區,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中,一棟雅致高聳的白色建築格外顯眼。觀光新加坡河的遊客總會在古老的加文納橋上,以這棟古典雄偉的大樓為背景合影。

新加坡中行大樓外景

創業南洋

這棟大樓就是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總部所在,始建於1953年。在過去的六十多年中,它早已超出其歷史和建築價值,成為連接中新兩國民心的獨特紐帶。而中國銀行與新加坡的淵源,實際上還要遠早於這棟建築。

上世紀30年代,為暢通南洋華僑捐賑、匯款渠道,增加抗戰資金補給和扶持華僑工商業,中國銀行於1936年6月15日在新加坡設立分行,落址絲絲街,正式拉開根植南洋、服務中新的波瀾壯闊歷程。

圖為開業當日新加坡中行員工在位於絲絲街辦公大樓前的合影。該大樓是中行在新加坡第一個行址

抗戰全面打響後,為進一步拓寬資金調撥渠道,新加坡中行在南洋地區增設10處機構,這一時期業務主要包括僑匯、吸收國幣存款、推廣救國公債和經收華僑捐款,為支持抗戰做出巨大貢獻。統計顯示,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新加坡中行是最主要的僑匯經辦行,其中1939年業務量占中行僑匯總量的97%。

1941年末日軍開始入侵馬來半島,形勢十分危急,但為便利客戶提款,分行在有日機轟炸情況下仍堅持營業,直到新加坡淪陷前三天。日據時期,新加坡中行遭到日軍的瘋狂報復,員工和財產損失慘重。絲絲街的舊址見證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興行建廈

當年上海外灘中銀大樓的建造目的是:「必有一新式建築,方足象徵中國銀行之現代化,表示基礎鞏固,信孚中外」。新加坡中銀大樓的建設也是如此。

上世紀50年代,為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新加坡中行在大力拓展業務種類和規模的同時,開始籌劃自建大樓。大樓原擬只建6層,後在時任中國銀行官股監事陳嘉庚先生的建議下增建至17層,成為當時新加坡最高的建築。半個多世紀過去,它依舊矗立在新加坡河口,作為地標建築和歷史記憶永載史冊。

新加坡中銀大樓於1953年落成,設計與上海外灘中銀大樓、香港老中銀大樓一脈相承

50-90年代,新加坡中行為促進中新兩國經貿合作做出重要貢獻,包括積極扶持本地企業開展對華貿易,促成大批國內急需的橡膠等產品從新加坡出口到國內;在當地吸收存款支持國內對外貿易;推介和代銷中國商品;協助解決國內機構的支付問題;協助代辦各類委託事項,如運輸、保險、展覽、徵信、代簽協議等。

在1990年中新兩國建交前,新加坡中行更是長期肩負中國與新加坡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建立友好關係的重任,包括代辦理訪華入境簽證、為海外華人或國人在兩地尋訪親友、支持中國各類代表團訪新等,與當地民眾結下深厚情誼。

1990年中新兩國建交後,新加坡中行繼續以金融力量搭建中新合作橋樑,支持中新企業雙向走出去和全球化發展。隨著業務的進一步拓展,2000年分行緊貼原17層大樓新建了 37層的新大樓,兩棟建築融為一體,保留原有風格,成為新加坡河畔和中央商務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新加坡中行大樓外景

全面發展

2012年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特准全面銀行牌照以來,新加坡中行各項業務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開展包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私行財富管理在內的全面業務,成為本地資產規模最大、客戶基礎最為廣泛、業務種類最全面的中資銀行,是新加坡金融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加坡中行牢牢抓住「一帶一路」等戰略機遇,以服務拓市場,以專業樹品牌,全力服務中新發展與合作,截至2020年末,資產規模427億新元,位列本地120多家外資銀行第五,中資銀行第一。新加坡中行大力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截至3月末,已累計為相關項目提供240多億美元支持,作為牽頭行累計發起銀團項目737億美元,項目輻射沿線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新加坡中行營業大廳

近年來,中國銀行陸續在新加坡設立大宗商品業務中心、福費廷中心、私人銀行、亞洲債券承分銷中心、創新研發基地、中銀大學新加坡分院等區域或全球性平台。依託各專業平台,新加坡中行持續加大在綠色金融、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領域的探索實踐,促進海外業務的集約化和專業化發展。同時,積極參與多項新加坡政府和監管機構主導的項目,探索金融前沿發展,例如參與新加坡國家級的區塊鏈項目Ubin和人工智慧項目Veritas,以創始成員身份加入新加坡綠色金融中心建設等。

作為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金融機構之一,新加坡中行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每年組織或參與幾十項中新經貿金融、文化藝術和教育等領域的互聯互通促進活動,搭建中新友好交流合作平台。新冠疫情發生後,新加坡中行在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確保客戶和員工安全的同時,大力提供抗疫金融支持並向湖北和本地社區捐款捐物,支持兩國抗擊疫情。作為新加坡中資企業協會會長單位,新加坡中行也積極發揮表率和組織作用,引領在新中資企業推動中新經貿合作,融入服務本地社區,打造中企海外品牌。

85載蕉風椰雨,回首新加坡中行發展歷程,可以說每個階段都與國家命運及中新合作主旋律緊密相連。根植中新合作這片沃土,新加坡中行將繼續發揮金融力量,為中新發展與合作作出更大貢獻。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3591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24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