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家族式的中小企業常面對領導人青黃不接的問題,洪振群很幸運,接棒班子已安排妥當,也設立了家族信託基金。(吳先邦攝)
中三輟學的洪振群,花了15個月,「用盡吃奶的力」,總算完成了400頁的自傳《笑看風雲行善路》(簡稱《笑》)。
4月,趁著新書發布會,他和新加坡畫家林祿在籌辦「創意無限」慈善攝影畫展,售出超過200幅由洪振群拍攝、林祿在部分作畫的照片,籌得近170萬元,所有款項捐給幾家慈善機構。
配合新書的五場導讀會,洪振群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另有七場將陸續舉辦。
其中一場導讀會的主持人這麼說,洪振群的一生,環繞著錢,「從沒錢,到有錢,又到沒錢,到很有錢,再到如今很會用錢」。
洪振群聽後笑說:「是的,我很愛賺錢。」
賺錢的故事,可追溯到洪家在阿裕尼的二房式租賃組屋。
洪振群排行老二,上有大哥,下有三個弟弟和兩個妹妹。父親最初與祖父經營火炭生意,後來改為流動夜市擺攤,早上到巴剎,晚上到流動夜市,手停口停。家中兒女自小也加入這個謀生行列。
流動夜市要賺錢,幾個要訣不能少。首先是得提早到市集地點,霸好人流最多的位置;第二是懂得捉住顧客的心態,擁有精準無比的商業嗅覺;第三是要先聲奪人,通過貨品堆積的凌亂美,製造價廉物美、薄利多銷、多買多省的觀感,配上洪亮的叫賣聲,吸引顧客駐足。
大哥洪振鈿是銷售天才,靠著特有的叫賣功夫,能把別人滯銷的貨一清而空,是洪家兄弟的領頭羊。擺地攤要冒被稽查人員逮捕之險,而且早出晚歸,但眾兄弟胼手胝足,賺到錢一起吃好用好,忙碌之餘,全家團結朝同個目標努力,日子過得踏實愜意。
這段童年往事,是洪振群魂牽夢縈,至今仍不斷追尋、渴望重現的美好生活。
「我的童年非常快樂,捉蜘蛛玩水釣魚等,什麼都玩。跑地牛雖然可能被捉,但哭哭之後就好了,第二天又再擺地攤。賺到錢後,爸爸哥哥會帶我們去找好吃的,口袋裡常有零用錢,朋友當中,我是手上最有錢的那個!」
1978年,洪家決定轉戰店鋪,在舊機場路開了第一家店,從此告別地攤,洪振群服完兵役,全情加入。1979年,第二家店在大巴窯中心開了,頭角漸露。1982年,丹絨加東的店鋪,正式標誌著雙魚百貨的誕生。

1982年,丹絨加東中心的雙魚開始嶄露頭角,當年洪振群(中)意氣風發。(受訪者提供)
全年只休半天
拼出輝煌業績
「拼」是洪振群賺錢的方式。1980年代,他沿用大哥的叫賣模式,率領弟妹們到不同的店鋪衝刺。每到一處開店,戰績輝煌。
「三件10元」地攤式的叫賣、直接到泰國、香港、台灣、印尼等地買辦、價廉物美的各類商品、一年只休半天的拼搏,雙魚分店遍布全島,造就了雙魚集團(Pisces Group)的輝煌業績。
1989年,地攤起家的洪家兵團,正式進駐高檔購物街烏節路,租下多美歌地鐵站對街的一棟四層樓建築,洪振群負責裝修翻新。雙魚烏節除了繼續沿用鄰里商鋪的價廉物美銷售模式,也代理名牌產品,雙魚集團邁入新里程碑。

1990年3月14日的《聯合早報》以大篇幅報道洪家的雙魚進駐烏節路的新聞。(受訪者提供)
跨入90年代,雙魚在洪振鈿的帶領下轉型,開始涉足不同業務,涵蓋餐館、卡拉OK、廣告設計、運輸、旅遊、製造業、眼鏡店、中國房地產等,巔峰時的子公司及聯號就有50多家。
《笑》書中記錄,從1982到1993年整整12年,雙魚賺了至少8000萬元。以當時一個三房式組屋單位3萬3000元的售價來說,可以買下至少2400個單位!
自小,比洪振群大7歲的洪振鈿,是眾兄弟的偶像,特別受母親疼愛,父母也一再叮囑大家要聽大哥的話。出於信任,弟兄們從地攤到雙魚集團,賺到的每一分錢,都聽由大哥安排,即便進入雙魚集團時代也沒改變,弟妹們的住屋、公司用人、管理策略和投資方向等,大哥一人拍板。
但漸漸地,身為公司董事之一的洪振群卻萌生疑惑,「雙魚這麼賺錢,尤其是牛車水那家旗艦店生意興隆,為什麼公司老是沒什麼資金?」
而且他對大哥無序擴張業務、管理方式、個人主義作風及一意孤行的用人做法,愈發無法苟同,兩人摩擦漸增。弟妹們向來支持大哥,認為洪振群背叛親人。
與大哥決裂遭辭退
離開雙魚身無分文
《笑》書中有著一段洪振群與大哥的對話,內容是質問大哥有沒有賭博,大哥當時回說,自己只下注幾十元而已。
對這點,洪振群拒絕深談,只說:「我不想傷害任何人。我只還原事情,讓子孫將來想多了解時,能有所參考。」
1994年5月,雙魚給了洪振群一封辭退信,他與大哥徹底決裂,「從此告別努力多年、兄弟家族共同打下的江山」。
儘管這並非意料之外,但對自小就與親兄弟打拚江山的洪振群而言,卻是人生最難熬的。
離開雙魚,他身無分文,因此要求公司兌現所持的600多萬元雙魚股份。「我希望公司把錢還給我,讓我照顧家人,我從此離開江湖。」

被辭退後的三年里,是洪振群一生最傷心難過的日子,懷著滿腔的怨恨,他如同行屍走肉,只能漫無目的地搭地鐵、坐郵輪,讓腦袋放空。(受訪者提供)
江湖,是生意圈、是家庭內部的紛紛擾擾。但這筆錢,最終沒有下文。本來準備與雙魚對簿公堂追討,卻在母親嚴厲的勸告下撤回。
這一切,讓洪振群頹喪至極,充滿怨恨不平。
洪振群說:「那是一生最傷心難過的日子,太痛苦了!我有太多怨恨、委屈、不滿!我很激動、憤怒、也瞧不起自己。」
三年里,他行屍走肉,腦袋空空。漫無目的地搭地鐵、坐郵輪、看電影追劇、到海邊吹風、寫信給弟妹提醒他們要小心守護錢財。時間最終讓他沉澱下來。
沉澱三年
1997年重出江湖
1997年,不肯言敗的洪振群重出江湖,拿起過去叫賣用的小喇叭(擴音機),向家人借了28萬元,征戰百貨業。
是什麼事情讓他如夢初醒?
洪振群坦言,整個過程不是戲劇化的變化,「很難說是什麼事件,只能說,如果沒有雙魚的失敗,就沒有今天的我,它讓我領悟人生階段的苦。我經歷了過去的起落,用三年來沉澱,那種充滿怨恨的日子,是無法繼續過下去的。」
重要的是,子女還小,而且當時雙魚瀕臨破產,弟妹們都沒錢照顧父母,這些重擔推動著他必須走出谷底。當然,內心免不了懷著向自己和弟弟們證明「我還可以」的想法。
當時他40歲,在大巴窯中心開了第一家CK百貨(後來改名myCK)。CK是洪振群英文名字Chin Koon的縮寫,「這是表明自己東山再起的決心。」
就這樣,洪振群又開始「用盡吃奶的力」拚命賺錢。「40歲對著小喇叭叫賣,必須更加用力,第一聲『lelong』(民間用語,意指大平賣)喊出來後,我的眼淚都流出來了。」是苦澀、是無奈、是感嘆、是期待,五味雜陳。

1997年,大巴窯CK百貨第一天開幕,店裡擠滿顧客,40歲的洪振群(左),再次對著小喇叭喊著「lelong」,內心百感交集。(受訪者提供)
雙魚樓上開myCK
弟弟不滿上門爭吵
創業的第三個月,他在雙魚牛車水旗艦店的樓上開了第二家myCK,依舊沿用著雙魚的叫賣模式。他回憶說,當時myCK門庭若市,雙魚卻因貨源短缺,門可羅雀。
這種對比,當時還在雙魚工作的弟弟們如何看待?洪振群說,大家對自己始終存有誤會,他也忙得無暇理會,倒是記得一次,三弟很生氣地到二樓與他爭辯,但細節記不清了。
媽媽諒解嗎?向來孝順的洪振群說,「我不懂媽媽的心,她很疼大哥,媽媽用很兇的語氣告訴我說,不可以告哥哥。我就不告了。」
正當洪振群蓄勢待發之際,雙魚集團卻在1998年因經營失策,欠下2600萬元債務,被司法管理,最終宣告破產收盤。儘管洪振群早已離開雙魚,但因是雙魚一家子公司的擔保人而受累,被打入窮籍。
創業隔年破產,一些朋友刻意疏遠,洪振群說,自己當下覺得見不得人,看到人低頭躲著。

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洪振群(中)在《笑》一書的導讀會上,談到離開雙魚和破產的日子,也禁不住流下眼淚。(林藝君攝)
愛之深,恨之切。雙魚集團的輝煌,是洪家五兄弟同甘共苦、無私付出的成果。洪振群回憶說,當年洪家的樂融融,令左鄰右舍欽羨,「這是我一生最驕傲的事。」
雙魚擴張時,曾招募親朋戚友投資,破產後,全家人受累,四弟五弟健康受損,大家不僅回到物資匱乏的苦日子,也影響親情友情和所有人的生活。
令洪振群黯然的是,本來凝聚力強的一家人,落得一盤散沙。當年越是意氣風發,今時的愁雲慘霧越顯凝重。
回看這一切,洪振群認為,都與洪家班的靈魂人物——大哥洪振鈿息息相關。對大哥,洪振群曾有怨恨,即使後來創辦myCK,這種心情也久久未能平復。
說到現在與大哥的關係,洪振群說:「我們還是有說有笑,我請他來首場導讀會,還安排他和尚達曼總統坐在同一排。那天他跌倒,我也去扶他起來。」

洪振群的新書發布會在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舉行,席上嘉賓是尚達曼總統伉儷(前排右五、右四)。洪振群的大哥洪振鈿坐在前排右一。(林藝君攝)
與弟妹們的心結,十多年後總算化解。不過,洪振群說:「有的人很固執,怎麼說都無法讓對方領悟或開竅,唯一方法是以行動證明,用盡吃奶的力來改變別人的印象,用正能量去化解過去負面的事情。」
祝融三度光顧
損失逾2000萬元
2003年,洪振群總算脫離窮籍。
這一年,也標誌著CK集團雙軌運營模式的開始。洪振群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買下朋友的紅山店鋪。改成myCK後,生意興隆,坐享「三頭賺」——省租金、產業增值、零售盈餘。
第一個投資帶來信心,第二間店鋪的貸款最終有著落,洪振群在之後的15年陸續購置產業,包括在2010年購置在淡濱尼的貨倉總部大廈,至今集團已擁有超過20個房地產。百貨與產業相輔相成的方向,大體完成。
myCK的銷售方式,表面上沿用雙魚和地攤的大賣場經營之道,實際上,它的成功,是洪振群腳踏實地、多年實戰經驗的碩果積累。
進軍產業,物色店鋪,他發揮的是擺地攤觀察人流的敏銳度,對熟悉地點,他會高價買下合適店鋪;不熟悉的,不怕麻煩,親自觀察幾天甚至一個星期,再憑「感覺」下手。重要的是,店的位置好,不能有夕照,「位置就是風水」。
myCK創業初期,自己一手包辦貨品採辦,一缺,就遠赴中國多個城市、泰國、印尼和韓國等親自挑選,以接地氣的方式了解市場脈搏。然後發揮創意,服裝與浴品、內褲加蕾絲等組合,堅持「好貨源帶來好生意,好生意帶來好利潤」。
2016年8月,集團在淡濱尼的總部起火,四樓至六樓幾乎被燒毀,損失2000萬元,花了兩年時間重建。同年10月,裕廊西第493座巴剎火災,波及myCK分店的生意;2019年7月,宏茂橋中心分店被燒,一年多重建後才恢復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