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螞蟻製圖)
作者 許耀泉
這家還在裝修的鄰里診所還沒開張,但招牌卻不得不說相當吸睛。
新馬一帶的潮州和福建方言里,「老君」指的是醫生,熟諳潮州話或福建話的人身體不適需要看病時,會說要去「看老君」。 李顯龍總理也在今年國慶群眾大會用了這句話,呼籲年長者定期看醫生。(只想聽發音,可以快進至1分38秒~)
診所位於70年代竣工的直落布蘭雅嶺組屋區,算是一個老區,那裡的居民以年長者居多。「老君厝」原指的是醫院,以這個名詞為診所命名,意義雖然可能不太準確,但估計其用意是希望引起當地年長居民的共鳴。
至於醫生為什麼在方言中叫做「老君」,有前輩告訴紅螞蟻,這是源自locum doctor(兼職醫生)這個英語詞彙。locum與「老君」的潮州話和福建話發音相近,這個稱謂可能因此自殖民地時期就在民間傳開。 另一種說法來自馬來西亞文化民俗歷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他曾在《星洲日報》的專欄寫道,「老君」其實是外來語,源自馬來語dukun(指巫醫、術士) 。
李永球還指出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馬來語的sinse源自福建話的「先生」,用來稱呼中醫。「老君」和sinse可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來自其他語言的詞彙成為外來語被另一種語言吸收時,詞義偶爾會出現變化,但直落布蘭雅嶺的「老君厝」恐怕還只是一家診所,不是醫院,就不知道年長居民在心理上能否接受為一些尋常的病痛「進老君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