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圖。(圖:iStock)
韓國媒體報道,我國衛生部控股公司赴首爾舉辦招聘說明會,受到醫生和護士的熱烈歡迎,申請紛至沓來,僅三天就有300人報名。
韓國《朝鮮日報》報道,在實習和住院醫生因反對醫學院擴招計劃而發起「辭職潮」風波後,當地醫療勞動力危機日益嚴重,護士們也發現難以在大學附屬醫院找到工作。因此,一些人萌發去海外工作的念頭。
200名醫生和100名護士於上個月 27 日,在首爾參加了由新加坡衛生部控股公司舉辦的招聘說明會,其中一半醫生是住院醫生。
說明會旨在向有意到本地工作的韓國醫生和護士介紹招聘計劃,還進行了問答環節。
原預計需兩周時間完成招募
組織團隊的一位官員表示,原因預計需要兩周左右的時間來招募參與者,但申請人數太多,只用三天就滿額了。
我國只承認全球103所醫學院畢業生的醫療執照。在韓國,這包括首爾國立大學醫學院和延世大學醫學院的畢業生,而其他大學的畢業生則必須通過我國衛生部的醫療執照認證程序。
組織此次活動的 K-DOC 執行長 Cho Seung-guk 指出,很多人詢問有關獲得新加坡醫療執照和專科醫生執業資格的問題,以及有關工作時間、工作條件和工作量的問題。據了解,約有 30 名參與者進行了現場面試。
衛生部控股公司回復《8視界新聞網》詢問時證實在韓國舉行了這次招聘會。
發言人表示,為了滿足人口快速老齡化的需求,衛生部控股公司到各國進行海外招聘,以補充本地勞動力。
「所有招聘的醫生都必須經過嚴格的面試,並符合新加坡醫藥理事會(SMC)制定的嚴格選拔標準。」
發言人補充說,在衛生部控股公司聘用的醫生中,九成以上是本地人。
海外行醫並不易
自今年2 月發生醫療危機以來,許多住院醫生不僅放眼獅城,還把目光投向了美國和日本。在準備美國醫療執照考試的社媒群組,就出現了許多人考慮移居美國的帖文。而韓國醫學會(KMA)最近在醫生中開展了一項關於海外發展政策的調查,引發了爭議。
韓國醫學會指出,會員對海外進修的興趣激增,他們打算探討給予政策支持。然而,一些人提出質疑,批評醫生專注於在海外尋求機會時,是否將醫療人才短缺的責任推卸給了政府,也不管韓國的醫療狀況如何。
此外,住院醫生在海外獲得晉升也並非易事。在美國,沒有公民身份或永久居留權的人需要獲得單獨的簽證才能在當地行醫,而這需要韓國政府的推薦信。
韓國政府對此採取保留態度,表示將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簽發推薦信。此外,在執行會診和手術等複雜任務時,韓國醫護人員也遭遇嚴重的語言障礙,與來自其他國家的申請者競爭工作崗位也是一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