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興盛,是所有在外華人的驕傲。人民幣的升值,也會讓在外華人興奮不已嗎?
最近,人民幣升值問題比豬肉降價問題還受人關注,主要是因為人民幣近期漲勢比較明顯,加上金融委和央行副行長都談到了人民幣匯率由市場供需關係來決定人民幣匯率的漲跌,而非央行的予以干預。
這就給人們很多想像空間了,人民幣是要大漲嗎?

誰都知道,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進口貿易,不利於出口貿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人民幣價值還會影響到諸多在外華人的生活。
以新加坡為例,每年中國有很多到新加坡留學和旅遊的人,對於他們來說,碰到人民幣升值那就賺翻了!
在新加坡留學的人,大多依靠家人提供學費,當人民幣兌換成新幣時,你可以比以前少交一部分學費,像住宿和飲食費用等,花錢就是省。
到新加坡旅遊的人,你買啥都會感覺便宜,特別像現在網絡支付平台,可以直接通過人民幣兌換新幣,省下來的錢清晰可見。

但是在新加坡生活的華人來說,他們可不期待人民幣升值,在新加坡工作都是結算成新幣,這些錢在新加坡花沒問題,若是郵寄回國,就會少一些。
對於長期在外有「鄉愁」的華人來說,想吃口地道的家鄉菜,自己做不一定會有去飯店「實惠」。
因為人民幣升值,很多中國特色調味菜品在新加坡會漲價。衣服鞋子不是中國的你可以不買,但是你缺了這些來自中國的食材,還能做出正宗家鄉菜麼?總不至於用韓國春醬替代中國老乾媽吧。
當然也有例外,真的有人用義大利麵條替代中國蕎麵條做東北冷麵吃。
所以人民幣會和「鄉愁」掛鉤,人民幣大幅上漲,在外華人的「鄉愁」也會跟著上升。

不過,大家也不必擔心。
因為人民幣的上升主因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美國不斷印發美元導致,人民幣增值不代表其他幣種不增值,如果其他幣種一同增值,那麼世上就只剩美元在貶值。
任何一個國家對貨幣增值引發的一系列問題都會有預判和防範措施,當大眾都已經擔心的問題,國家不會輕易讓問題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