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巨頭在東南亞,押注「20年前的中國」?
不日前,阿里再次出手東南亞。
向東南亞電商平台Lazada注資8.45億美元,至此,阿里已對Lazada第7次輸血,累計金額達58億美元。
這筆巨額投資真實規模有多頂?
眾人皆知,泰國情色行業發達,卻不知其幾十億美元的行業年產值、泰國GDP占比3%的分量,也比不了阿里這樣的巨頭,隨便一間公司的累計投資。豪擲東南亞,是阿里海外增收的重要一棒,但去向東南亞的巨額投資,卻不只是阿里。
1 電商巨頭的海外戰場
國內巨頭在東南亞電商的排兵布陣,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
2010年,騰訊入股Shopee(蝦皮)母公司Sea Limited(冬海集團),持股39.8%成為當年Sea最大股東,並在2015年集團電商布局成立Shopee時,順理成章入股扶持該業務板塊。
2016年,阿里追隨騰訊腳步,10億美元收購東南亞本土電商平台Lazada,開始與騰訊的東南亞對壘。
2017年,阿里又向電商平台Tokopedia 投資11億美元,京東也以4400萬美元注資了越南電商平台TiKi,加入東南亞角逐擂台。
2021年,位元組跳動姍姍來遲,攜TikTok Shop正式進入東南亞市場。

著名投資人孫正義的「時間機器」理論曾說到:如果能夠充分利用不同行業發展的非平衡,先在發達市場獲得經驗,時機成熟後再進入落後市場,就能仿佛坐上時光機,穿越過去和未來。
隨著國內電商市場的增量見頂,巨頭電商們近年來在破局路徑的探索上便是如此。
他們把手伸向東南亞進行海外市場布局,企圖將被中國市場驗證過的模式,複製到電商市場尚「年輕」的東南亞,在這裡押注20年前的中國電商市場。
目前的東南亞市,主要有兩類電商平台,一類是以Shopee、Lazada、Tokopedia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平台,另一類則是以TikTok Shop為代表的新型社交電商平台。
有趣的是,不論哪一類,這些東南亞電商平台的背後,都能發現中國電商巨頭的身影。

可以說,東南亞電商市場,其實就是國內電商巨頭商戰的海外版戰場,同時,這裡往往也是我國電商出海的「第一站」。
2
為什麼是東南亞?
資本出海航線四通八達,為何巨頭們偏偏沉溺在東南亞?
這裡的4個時區、11個國家、近7億人口,是最先交出的開局理由。
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目前,東南亞諸國的人口,體量接近中國人口一半,占世界總人口的8.58%,市場潛力不容忽視。
並且,這裡的人口結構更為年輕化。據Worldometers的數據,截至2021年8月,東南亞人口平均年齡不到29歲,有60%以上的人口在35歲以下。
相比中老年群體,年輕人的消費欲旺盛,對線上購物的接受度也更高,對比一眾老齡化嚴重的已開發國家,東南亞不但擁有充滿活力的市場,還有更大的中產階級上升空間,未來的消費力也不可小覷。
其次,東南亞還是一片適合網絡經濟發展熱土。
招商證券曾指出,東南亞電商市場潛力巨大,具有「低滲透高增長」的特徵。
有數據顯示,東南亞地區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74.1%,但這裡的零售電商滲透率卻不足5%,與我國11.5%的滲透率相比還有較大的空間。
在谷歌發布的《東南亞電子商務報告》中,東南亞又是全球電商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區域內各個國家網際網路經濟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其中印尼每年的增長率,甚至超過40%以上。
此外,報告還顯示,預計到2025年,東南亞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2340億美元,而2022年,整個東南亞市場的電商GMV為1300億美元,未來想像空間十足。
再者,論文化背景東南亞相比歐美地區也更有優勢。
2022年,TikTok敗走歐洲市場,轉而深耕東南亞就是很好的例子。
東南亞在空間距離上與中國更近,自古以來就與中國有密切的經濟交流,這裡的文化背景也於中國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電商巨頭選擇出海東南亞會更容易適應當地的發展。
總之,不論用哪一種因素佐證,都不能否認,東南亞的電商市場依舊一片藍海,尚有廣闊空間待激發,市場蘊含價值極為可觀。
3 哪個電商市場大有「錢」途?
整個東南亞地區,作為電商寶地,在2022年以20.6%的增速登上全球電商銷售額增速榜首位,是去年僅有的2個電商銷售額增幅超過20%的市場之一,可以說放眼全球,東南亞電商市場都處在領先地位。

前不久,風投機構Momentum Works發布了一份東南亞電商的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東南亞Shopee、Lazada、Tokopedia等九大電商平台,GMV達到995億美元,是2021年的1.14倍,2020年的1.8倍。

其中,從不同地區的GMV總額來看,印度尼西亞貢獻了整個東南亞地區總GMV的52%,達到519億美元;然後是泰國,GMV達到了144億美元,兩者加起來貢獻了大半的市場數據,是東南亞電商市場表現「最靚的仔」。
不過,印度尼西亞作為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與其他國家間存在斷層的人口紅利優勢,達成最高貢獻量並不足為奇。
倒是後者泰國,人口總量排在東南亞第4位,與第二名菲律賓人口相差4000多萬,電商市場成績卻實現超越,目前是東南亞的第二大電商市場。
泰國電商,是有點東西的,各大電商平台在泰國均有不俗的表現。
比如開篇提到的Lazada平台,在泰國 2022 年的營收同比增長40.89%,達到206.75億泰銖;利潤暴增82.07%,達到4.13億泰銖,不僅突破性的實現了在泰電商市場的首次盈利,同時也成為了泰國市場上首個盈利的電商平台。

入場較晚的TikTok Shop,據eMarketer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其用戶滲透率高達49.3%,如今泰國近一半的人都在使用TikTok,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美國,讓泰國成為了全球TikTok用戶滲透率最高的國家。
而TikTok Shop的直播帶貨GMV和訂單量,去年11月的數據顯示,GMV達1.52億美元,訂單超2000萬單,兩部分數據的增速都超過了20%。
2015年,泰國電商從9億美金規模起步,根據預測,2025年這裡的市場規模將會達到320億美元,這樣翻了數倍的爆發增長,在中國的網際網路圈已經很久未見了,這裡註定是一個大有「錢」途的市場。
目前,資本、人才和技術仍在不斷湧入東南亞、湧入泰國,未來這裡會開闢出怎樣的新天地?
會不會像中國那樣,從被美國樣樣領先,到憑藉自己的發展,讓商業模式和技術不僅在國內蓬勃發展,還可以推廣至全世界?
讓我們一起期待。
(文章原載於微信公眾號米宅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