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新加坡飲料分級的帖子火了。新加坡開始強制要求,把上架飲料按所含有的糖分和飽和脂肪分為ABCD等級並貼上標籤
新加坡政府太操心,奶茶糖分都要分等級…
其中,C和D是必須標註的,D級現泡現榨飲料是不能打廣告的,評論區更是曬出了許多平常會見到的飲品,這裡放幾個日常會見到的:
康師傅冰糖雪梨:D
康師傅冰糖紅西柚:D

康師傅冰紅茶:C
康師傅冰紅茶(熱帶風味):D

星巴克卡布奇諾:C

北冰洋:D

純甄酸奶:D

旺仔牛奶:C

午後的紅茶:C

寶礦力:C

有許多分級和消費者日常對產品的認知,還是有許多偏差,看得網友直呼:A怕不是只有白開水了吧

愛豆可以塌房,飲料不可以

也有網友呼籲國內也搞一搞:

還有人表示:


不過這波東方樹葉果然不負眾望東方樹葉:A

別的不說——

(不愧於它的口感啊)
還有網友曬出了更詳細的產品表格


新加坡政府為了預防糖尿病力度一貫很大,比如,征糖稅、禁止售賣高糖飲料。為了提倡大家少吃糖,還拍了公益廣告。而圈老猜測這個分級估計也是,偏向於針對控糖控制高熱量的需求。

以至於很多人發現牛奶也是C。

所以這份表格背後映射的是消費者對飲品的「糖分和熱量焦慮」,而從近幾年飲品營銷的角度來看,許多品牌們也正是從這點出發。
專攻『無糖概念的健康定位』,一個就像上面贏麻了的東方樹葉,主打就是0糖+分解脂肪的核心賣點(類似的還有無糖咖啡、無糖蘇打水)。

從2018年開始東方樹葉的銷量明顯起飛,做到了從「難喝」到逆襲,以及主打回歸自身甜味的,有NFC果汁、無糖(酸)奶等。

另外就是用代糖代替蔗糖,比如常見的赤蘚糖醇、甜菊糖苷以及人工甜味劑,比如糖精、安賽蜜、阿斯巴甜等。

不過代糖的健康程度也一直存在爭議,比如阿斯巴甜最近也陷入了疑似致癌的話題。
消息一出,許多含有該成分的無糖飲料站在了輿論風口。

來源:澎湃
對此也有品牌迅速作出了回應,與之撇清關係:元氣森林:

奈雪的茶相關負責人則對外表示:2022年11月,奈雪的茶已經宣布全部產品使用升級的天然代糖「羅漢果糖」。晨光生物:公司主營植物提取,都是天然產品,不涉及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產品。保齡寶:旗下產品不涉及阿斯巴甜。today便利店,在六月底對可能含致癌物質的可口可樂零度等商品,進行了暫時下架。

但其實關於阿斯巴甜是否致癌,還沒有真正的定論,消費者的態度也有爭議,也網友表示:這個消息有點虛張聲勢。


總之無論是網友對新加坡飲料分級的關注(控糖的需求)還是「阿斯巴甜或致癌」的爭議(對代糖的質疑)可以確定的是這兩波話題歸根結底本質反映的都是——消費者對健康需求更為關注的心理變化以及市場對更健康的食品的需求
對品牌來說無糖市場和採用更健康原料的賣點依舊存在著巨大的紅利

說不定以後飲料分級也會在國內推行這兩件事也算是對品牌們開拓健康品類、提高健康品質的督促和提醒
你怎麼看?
(文章原載於微信公眾號廣告文案圈 ,作者不可思議的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