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多家餐飲業者逢農曆新年佳節都會為迎接較高客流量做好準備,但受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影響,不少餐館過去一周的生意銳減。
受訪業者也強調,他們向來都有定期為餐館清洗消毒,來自中國大陸的員工也都沒有回國,因此不必為疫情隔離,希望顧客能放心來用餐,但生意還未見起色。

位於牛車水的東北美食餐廳員工都戴上口罩,店裡也定期消毒,希望顧客能夠放心,但生意始終沒有起色。(鄺啟聰攝)
業者說,他們過年前就購買更多食材準備迎接新春期間的顧客,還通過獎勵留住來自中國大陸的員工不回國過年,以應付人手安排。不料在武漢暴發的疫情影響了一切。
《聯合早報》記者走訪了牛車水和芽籠這兩個受中國旅客歡迎的地點,那一帶的受訪餐館業者申訴生意跌了超過五至九成。
昔日熙熙攘攘的牛車水如今非常冷清,那一帶有不少中國餐館,在新橋路售賣燒烤的四喜餐廳老闆呂慶娟(40歲)說,過去一周的生意下降超過九成。「生意從大年除夕開始就慘不忍睹,星期天只做了一桌生意。」
精簡人力縮短營業時間
呂慶娟感嘆,儘管員工都戴上口罩,店裡也定期消毒,並提供促銷活動,生意還是毫無起色。「關鍵是街道都冷清,根本沒有人光顧,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希望政府能為受影響的餐飲業者提供援助。」
同樣在牛車水一帶開設四家東北美食餐廳的老闆之一戰濤(52歲)則透露,四家餐廳的營業額加起來下滑75%,為了節省開支,餐廳不得已須放掉所有兼職員工。
「也有一些員工回中國過年,短期內應該回不來,現在能做的是在人力方面開源節流,食物和餐廳的衛生工作方面則肯定不能省。」
位於唐城坊的Victor’s Kitchen餐廳則在門外張貼聲明,強調該餐廳聘請的中國員工都沒有從中國返回我國,因此食物和環境沒有受到病毒感染,請食客放心用餐。
一些餐飲業者為了節省開支,縮短了營業時間。
位於芽籠的雞煲之家原本是24小時營業,新冠肺炎影響本地和中國旅客生意後,這餐館就改成只從上午11時至隔天早上7時營業。
在同一條路段營業的新剪刀咖喱飯餐廳,則因為有三名中國大陸員工回家鄉過年,還未返回我國,因此原本凌晨4時打烊,提前至凌晨1時。
在芽籠路開業15年的瀟湘園過去年年都會在春節期間營業,老闆何純鐵(58歲)說,過年時會特別包紅包獎勵員工,在新年期間不回國留下工作。他說:「最近生意冷清,平時午餐時間約有500元的收入,今天100元都不到。再撐半個月,如果沒有起色,可能非得裁員不可。」
去年年底就開始籌備新春套餐菜式的芽龍黑丫丫私房川菜餐館,原本收到很多訂單,但上個月28日開始就陸續接到取消訂單通知。
老闆陳會晴(37歲)受訪時說:「為了春節的特別菜式,我買了好多昂貴和新的食材,現在都用不上,虧了2萬元。」
攝影:鄺啟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