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在新加坡的你,是如何度過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是否平衡呢

2020年05月13日   •   1萬次閱讀

2020年,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不但給我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 帶來了很多改變, 與此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多 能真正自由支配的時間。 ‍

各地學生紛紛開始上網課、 工作人士也開始遠程辦公, 線上進行視頻會議與文件傳輸...... 這樣居家生活的我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上是否能達到平衡呢

《華匯》 是由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籌劃, 創辦的中文雜誌。 本期的「你說我說」將聚焦 「你是怎樣度過疫情期間的「問題, 看看他們的看法, 然後來發表你的觀點吧~

本期的「你說我說」話題

突入其來的疫情,

讓大家措手不及,

這段期間生活怎麼過,

工作怎麼進行?

請大家盡情分享。

關於本期「你說我說」的話題,

他們是這樣說的:

-01-

林秀娟 財務客戶顧問

上門的客戶馬上減了一半,那些原本預約的客戶也紛紛將面談時間挪後,原本當第一波疫情壓制後,客戶漸漸回流,可沒多久疫情在世界各地失控,新加坡政府也加緊管控措施,大家又回到原來封閉的狀態。明顯地,這些時候醫療保單多了,特別是新移民都趕著買。

這段期間很多人失業,我能保有工作,還是覺得慶幸。生活的空間越來越窄,我原以為自己容易適應,但日子一久,還不是那麼容易「遷就」的。因為原本一日三餐都在外解決,現在每天放工後,必須賣食材回家煮,唯一的好處是省下不少錢

原本生活簡單的我,休息的時候總是和朋友定時聚餐,看電影什麼的,可現在大家都只能乖乖呆在家裡。沒有社交生活還在其次,有時候也會安慰自己,原本生活就是家裡、工作兩個點而已,影響不算太大,但我覺得每天生活在一種很壓抑的氛圍中,心裡無時無刻不在擔心中招的隱憂才是教人窒息的

馬來西亞封關對我來說原本影響不大,因為我是常住新加坡,不像一些馬國人每日往返長堤。我一般上每月回家一次,可我們打的是長期戰,我自春節之後,就再沒回去了,所以特別想家。那裡疫情的傳播比這裡還快,我很擔心家人的健康。

疫情過後,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即刻回家看親人

示意圖

-02-

楊舟 新媒體創業者

新冠疫情正在全世界蔓延,我也和大家一樣,經歷著整個過程,一邊挂念著中國的親人,一邊關注著本地疫情的進展。特別是我在居家隔離期間,每天在鋪天蓋地的信息轟炸下,內心也難免有一些焦慮和急躁

我意識到這樣的生活狀態可能更加不利於整個身心。就在此刻,我想到一個可以分散自己的情緒好辦法。我在網上邀約朋友,通過視頻軟體,和大家一起喝酒聊天。雖然,「雲聚會」的氣氛沒有線下聚會來得熱鬧,倒是在視頻的幫助下,我們還是可以互相舉杯。

最重要的是,通過這場「雲聚會」讓把我在隔離期間煩躁的情緒得以疏導,緊張的精神得到了放鬆。家人在我的影響下,也是不斷地開啟各種各樣的「雲聚會」活動,還一起分享美食製作的方法,嘗試了各種網紅菜式的做法。 利用網際網路開展雲社交,不要讓疫情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是一種娛樂精神的體現。疫情期間,久違的朋友們一起開設視頻會議,互相見面問候的同時,也可以調解生活,釋放壓力。

居家的時候,父母們難得有機會可以陪陪孩子玩玩遊戲,做做親子運動,既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也讓親子感情不斷加深。好心情怎麼少得了好胃口,這個時候美食當然不能缺席,人人都秒變大廚,朋友圈成了全球美食集中營。

與其鬱鬱寡歡,憂心忡忡,讓病毒有機可趁,不如積極利用疫情期間的「宅生活」,在家開創一片新天地,這是我在疫情期間的一種感悟和心態。在病毒襲擊你的身體前,不要讓它先侵入你的大腦

圖片來自:Aaron Yang

-03-

張錦華 退休華人

退休之後,我一直參與社區的太極班與會館的合唱團,可在疫情期間,所有活動中斷,只能乖乖呆在家裡。即便出去買東西,也會戴上口罩,被罰300元可不是開玩笑的。不過我認為即便沒有罰款,身為公民也應該配合政府,對自己,對大家都好。

從一些新聞報道,我知道有部分老人家,因為呆在家裡悶得發慌,便跑到外面透氣,甚至還堅持在外面用餐。人,有時候不能太固執,特別是在這樣的非常時期,我們以群眾的利益為主,照顧好自己,社會就少一份負擔。 在阻隔措施期間,我也不會太空閒。每日和那群平時一起唱歌的老友們whats app 不停,若說我終日手不離機,可一點也不誇張。現代人不習慣打電話,朋友家都沒有座機,大家都喜歡whats app 來,whats app 去,這樣就過了大半天了。

剛收到政府約千元的津貼,很開心,我會省著點用。有朋友對我說,這是一筆意外之財,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但我認為自己賺的錢可以亂花,但政府給的補貼要好好珍惜,否則就辜負政府幫補人民生活的意義了。這或許是我經常閱讀佛書的關係,所以總有一種「惜福」的想法。

以前我的脾氣暴躁剛烈,後來多讀佛書後,脾氣在經年累月中改了不少。最近,前同事送了我一套星雲大師的書,現在終於有時間翻來看了

示意圖

-04-

顧克余 理工學院講師

面對一場始料未及的風暴,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早作好心裡準備,畢竟經歷過2003年的沙斯。但是,這次的新冠病毒流行性之廣,傳染性之強,對社會民生影響之大仍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原本一切就緒的計劃被迫取消,包括籌備許久帶領學生到柬埔寨的學習之旅

平時有無數進出口的校園立刻封閉起來,所有師生只能從有限的少數幾個進出口出入,而且隨時需要接受體溫檢測,一旦發現有任何身體不適如發燒、乾咳、喉嚨疼痛等症狀者一律不得進入校園。學生如果感到不適,必須請假在家,在線學習。隨著新學期即將開學,在線學習成為校園常態,學生一律不允許進入校園

我所在的單位也被迫將員工分為兩組,大家隔周輪流進入校園。若非必要,儘量減少交流和接觸。一時間,平時人氣很旺的員工辦公室瞬時變得一片靜悄悄,甚至看不到員工的身影

日常生活也受到影響,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購物中心限制人潮等,即便是多麼不便也要即刻適應下來,我們唯一能夠做到的是等待。

希望一切早日恢復,可我更希望待一切進入常態後,我們要對疫情期間引發的各種問題進行思考,例如,如何保證我國在有重大疫情時有足夠的糧食、蔬菜、雞蛋和魚肉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如何加強我國在醫學科研,醫療用品的儲備甚至加強我們在口罩和防護服的生產甚至疫苗的研發?如何加強公眾的衛生意識和知識,在下次疫情到來之前防患於未然?

有鑒於此,政府提出的「到2030年蔬菜和魚類等食品原料的自給率達到30%的目標」又何嘗不是一個先見之明

-05-

張宇飛 中醫師

記得春節過後,從國內返新,一家三口即刻被安排居家隔離,那時候是疫情暴發初期,還不算嚴重,人又沒發燒,所以沒有被強制隔離。整體上,不覺得有什麼不便,情緒上也還好,因為這對自己,對大家都是一種負責的態度。

我和妻子都是中醫師,很多人問我站在前線工作是否感到壓力?我覺得還好

一來,診所有服務人員先行檢測前來求診的病人,他們已經為醫師擋了第一關。再說,政府也頒布一些標準操作指導,如果遇見呼吸道感染的病患,可以指引他們到其他相關診所作進一步的檢測。況且,找我的大多是肩頸椎痛疼的病人,接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其實不多

話雖如此,可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沖涼。因為家裡有三歲幼兒,所以我特別注意衛生,出外都戴口罩,在家經常洗手,時常警惕自己保持衛生

此外,我每天都喝茶包,那是公司集團借鑑不同的中藥方研發出來的,有潤肺作用。雖說網上流傳著很多藥方,但是中藥因時因地而異,還要配合個人體質。

疫情發生後,影響最大的是每周一次的親子游,這段期間我們都極少出門,所有親子活動都被關在家中的四面牆內,幸虧孩子不會鬧,不然我就頭疼。

我酷愛大自然,所以特別懷念可以到海邊散步的日子。雖說新加坡的市區綠化也做得不錯,但這跟到植物園、濱海花園等作近距離的體驗,感覺還是有點不一樣。

最後想說的,這是百年一遇的人類災害,每個人都在接受病毒的考驗,在這個非常時期,人與人之間需要團結起來對抗疫情。病毒是可怕,但也不需要太害怕,日子總是要過,維持平常心,穩定情緒也是一種防護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8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只靠2萬新幣,30歲的他在新加坡打下7家店的江山!
2025年07月07日   •   3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中國東北走出的傳奇女王來新加坡了!「我不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300新幣補貼!申請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勸「我」別來新加坡?看完後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年輕霸總」戀上新加坡70歲老人,結局竟然這麼慘!
2025年07月07日   •   2萬次閱讀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歲就來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又要發錢了!45萬家庭直接受益,水電費、補習費都能用
2025年07月07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著名公園現致命毒蛇,路人恐慌
2025年07月07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2025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口音、著裝、髮型……新加坡人 VS 中國人,你pick誰?
2025年07月07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1萬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前內閣部長將出任南洋理工大學高級顧問
2025年07月04日   •   7524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353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區要開通無人巴士了!中國造,靠譜嗎?司機怎麼辦?
2025年07月03日   •   6840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498次閱讀
空氣中有蛋味會過敏,曬太陽也中招? 過敏源無奇不有
2025年07月02日   •   4788次閱讀
嘀——你的新加坡野鄰居上線中,請及時查收
2025年07月03日   •   4788次閱讀
新加坡60周年國慶煙花秀,每周六都有!神仙機位碼住
2025年07月02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