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條Facebook的徵婚啟事炸裂全網,引起無數小夥伴共鳴,原文如下:

其大意為:
「本人為27歲男性,
尋找女生有興趣進行合約婚姻,
一起申請BTO。
我不想每個月花$500租房子,
如果一定要花這個錢,
我寧願付雙倍以擁有自己的房產。
在等待房子建好期間,
你可以跟其他男生約會;
當我們一起搬進新屋之後,
有廁所的房間可以歸你使用。
你要把男友帶回家也沒問題,
只要讓我偷窺一下就可以。」

一個「房」字,讓多少英雄折腰?
01
理由一:
租與買,隔著一道羅生門
有人說,買房不如租房,特別是性格豪放不羈、不願背負銀行貸款、要瀟灑活一生的人,買房似乎就是禁錮了他們的自由。然而,在新加坡呆久了小夥伴們似乎有不同見解:



租房不僅降低了生活品質,
同時租房還不能抵禦通貨膨脹
在新加坡租過房的小夥伴都明白搬家找房的辛苦,也懂得置辦東西的困難,買好的怕丟了,買大了沒地放,買多了下次搬家還麻煩,像沙發、冰箱、洗衣機等哪怕用得發黃,房東不願意搬的,你還要忍氣吞聲繼續用,合同到期,如果房東一句話,你還得滾蛋,尋找下一家落腳的地方。
在當下這個時代,並非歌舞昇平,特朗普叫囂對華關稅升至25%,中美貿易戰硝煙再起。手上的錢隨時貶值,倒不如選擇買套房子,買磚頭,等它升值變成金磚。

無論新加坡還是中國,
房產已超越黃金成為社會的硬通貨,
成為個人財富以及家庭經濟實力的象徵,
也代表著一個人的社會信用。
買了房子,會極大提升一個人的社會信用,當他急需用錢時,也更容易獲得資金周轉。我身邊就有位90後朋友申請PR被拒3次,後來怒買公寓,第二年順利獲批PR!因為房子就代表你立志紮根新加坡的決心!政府當然優先考慮有決心又有行動的人。

02
理由二:
傳統觀念
房子,在中國人心中算是很重要的存在了。這個由鋼筋混凝組架的建築空間在中國人心中不僅僅是容身之所,還被賦予了家的寓意。家是什麼?從嬰兒到成人,我們歷經了不同的階段,家也被不斷地注入各種情感寄託。是孩子的時候,作為兒女,家是呵護的港灣,有父母愛的庇護;畢業後外地闖蕩,作為異鄉人,家是對穩定安居的期盼,是奮鬥的動力;待到成家立業,作為丈夫或妻子,家是甜蜜的牽掛,是溫馨的所在這些情結的交織,歸結於中國人
居者有其屋、安定感需求的傳統心理。

在婚戀方面,女性對於男性的選擇是擇優錄取,這是生物本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和動物界雌性動物選擇能力強的雄性是一樣的。而房子,可以證明一個男人是否有能力在社會中獲得更多的資源,這是男人能力的象徵物。
所以,不管男性女性,
房子這樣的外顯物資
都是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的。
而女性選擇一個能力強大的男性,很符合她們的生物本能和心理需要,這樣的心理需要,可以外化為一種觀念和普遍認同的價值觀、擇偶觀等等。總體來說,男人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女性選擇強大能力的男性體驗安全。在華人的傳統文化氛圍里,這也解決了男性的「存在焦慮」,因為只有比別人表現更好的人才有價值,才被他人更加認可。要不然,一個能力弱小的人,是會父母冷落和拋棄的。在華人社會,喬遷之喜,類似證明自己能力的一種儀式。
03
理由三:
房價穩步上漲
新加坡房地產從2017年第三季度進入牛市,房價當時以強勁趨勢上漲,許多分析師也預測2018新加坡房地產未來牛市的趨勢。結果去年政府一記重拳將火熱的房地產樓市擊倒,不過2019的新加坡私宅市場韌勁十足,在中央區單位轉售價格轉跌為升的帶動下,
整體轉售價格扭轉六個月的跌勢,
在3月份止跌上揚。
據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國立大學發布的整體房地產價格指數(NUS SRPI)顯示,3月份的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格指數為152.6,環比起0.1%;2月則跌0.4%。3月份的中央區單位(不包括小型公寓)環比上揚0.5%,扭轉2月的1.6%跌幅。

04
理由四:
中國的最佳投資地
經濟學人智庫於去年12月發布的「中國海外投資指數2017」顯示,新加坡 已超越美國,成為最佳中國海外投資目的地。新加坡是進入東南亞市場的通道,和中國聯繫密切,以及擁有優越的商業環境,都是它位居榜首的因素。

新加坡經濟屬於外向型經濟,以轉口貿易和金融中心而享譽全球,吸引外資是基本國策,所以無論是對個人還是企業都創造了一個高度開放的投資環境。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經商環境報告》中,新加坡連續八年坐穩亞洲榜首,在其他的有關投資環境的評價指數中,新加坡也均名列前茅。

05
理由五:
一帶一路
新加坡屬於典型的外向驅動型經濟,高度依賴國際市場。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穩步推進,中企不斷加大在新加坡的投資,並拓展投資領域。目前新加坡以金融、航運等專業服務業和電子、石油石化等製造業為主,今後幾年,新加坡政府規劃大力發展 數字產業等創新領域,新加坡有望發揮自身優勢,協助中國企業深入拓展東南亞科技創新市場,並成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產業的試驗區。

05
理由五:
房產與教育
在新加坡投資地產便可以使子女接受新加坡教育,這成為很多富豪選擇投資新加坡地產的重要原因。新加坡有全球公認的最卓越雙語教育體系,讓孩子在掌握流利英語的同時不放棄母語。更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在大學前的學習費主要由新加坡政府支付,父母支付承當一些執行費等。OECD(經合組織) PISA每三年進行一次評估,2018年結果尚未出爐,在上屆(2015年),
在70個國家當中,
新加坡學生的數學、科學、閱讀排名第一。

06
理由六:
人口與房屋
供需不平衡,買房需求依舊不減。新加坡政府曾經公布人口白皮書,預計總人口數量在2030年將550萬升至690萬。

此外,現在留學生可直接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PR)。人口增多,房價必然上漲,所以儘早買房才是王道。

07
理由七:
廉潔高效的政府
房地產投資者最看重的是新加坡擁有享譽世界的廉潔政府,這使得新加坡成為亞洲金融和交易中心。試想,一個沒有任何自然資源的熱帶小國,卻成為亞洲金融和交易中心,吸引了全世界5大洲的資金和人才,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與信譽以及廉潔高效的政府。根據2017年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廉潔指數報告,新加坡取得84分的成績,與瑞典並肩為全球第六大最清廉的國家。

08
理由八:
避稅天堂
新加坡是世界富人避稅天堂。作為全球最著名稅務天堂,包括極低的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沒有遺產稅,世界500強均在新加坡開設總部或者分公司。很多中國明星移民新加坡併購買豪宅,如李連杰、鞏俐等。

09
理由九:
買房利率低
HDB房貸是新加坡政府給公民提供的一種福利性質的貸款,相對銀行貸款有一些優勢,比如利率穩定(目前在2.6%),不會隨全球經濟的走勢大幅波動;可以提前還款,而不用擔心是否需要因此支付罰金;貸款額可以高達房價90%;也可以還貸期間申請從HDB貸款轉去銀行貸款等。正是由於其福利性質,所有也只有收入符合要求的公民家庭才可以申請,而PR家庭則只可以去銀行房貸了,不過有的銀行貸款配套僅為2.5%左右,而且貸款額最高可以到房價的75%。隨著PR滿三年才可以購買二手組屋的政策出台後,加上PR家庭不能同時擁有組屋和私宅,使得許多在新加坡的中國人更多的轉向了私宅市場。

10
理由十:
投資收益
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在海外置業,
主要看兩個關鍵因素:
一看風險,二看潛力。
香港房地產市場是典型的高風險,高收益,價格幾乎已達臨界點,雖然居高不下,一旦崩盤就一潰千里。而新加坡房地產市場則成功找到了「風險」和「潛力」之間的平衡點,尤其是對有意規避風險的投資者而言,這裡絕對是最佳避風港。

縱觀這近15年來的房價,雖然中間有短期周期性波動,但總體還是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從2005年至2018年第二季度,
新加坡房價整體已經翻了一番。
對比全世界主要城市,新加坡房地產價格顯然有更大的升值潛力。新加坡和香港是最有可比性的兩個城市。2008年金融危機後,隨著資本向新興經濟體的轉移,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地產價格的增長百分比達到了兩位數。與香港不同的是,自2018年政府的調控以來,新加坡房價經歷了一段緩慢下跌的過程,房價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而且在這20年里,新加坡房地產市場一直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
在瑞銀集團 (UBS)公布的 「全球房產泡沫指數」中,風險評分最低的三個城市分別是芝加哥、米蘭和新加坡。而香港在榜上的高風險排名第一。在房地產泡沫形成機率方面,新加坡排名倒數第三。也就是
全球房產泡沫機率最低的3大國家之一,
亞洲房產泡沫指數最低的國家!

小 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