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正在採取重大措施來加強其數字支付代幣(DPT)服務的監管框架。為了回應公眾諮詢和反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公布了一套全面的措施,旨在保護消費者並增強新興加密貨幣領域的彈性。

商業行為和消費者准入措施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將發布指導方針,概述旨在解決DPT服務提供商之間潛在利益衝突的商業行為措施。這包括明確識別、緩解和披露衝突,以及管理DPT列表的透明政策。此外,供應商將被要求建立健全的程序來處理客戶投訴和解決糾紛。
在消費者准入方面,MAS正在積極阻止加密貨幣交易中的投機行為。敦促提供商評估客戶的風險意識,避免為加密貨幣交易提供激勵措施,並避免提供融資、保證金或槓桿交易。值得注意的是,本地發行的信用卡支付將受到限制,加密貨幣在確定客戶凈資產方面的價值將受到限制。
技術與網絡風險管理
認識到技術和網絡風險管理的重要性,MAS要求DPT服務提供商保持其關鍵系統的高可用性和可恢復性。這與對金融機構實施的現有標準一致,反映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對維護網絡安全和運營彈性的承諾。
實施和過渡期
新加坡金管局計劃從2024年年中開始分階段實施這些監管措施。這種交錯實施旨在為DPT服務提供商提供充足的時間來有效地滿足新要求。
消費者謹慎和加密貨幣風險
在強調這些措施的重要性的同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副董事總經理(金融監管)Ho Hern Shin女士承認,在保護客戶免受加密貨幣交易的投機性和風險性質的影響方面存在局限性。她敦促消費者謹慎行事,避免與不受監管的國內外實體打交道。
新加坡不斷變化的加密貨幣監管環境
新加坡在加密領域的監管之旅是動態的。2020年啟動的《支付服務法》為規範支付服務和加密相關活動奠定了基礎。隨後的改進包括對客戶資產的強制性信託安排,對零售客戶資產的借貸和質押的限制,以及對加密服務提供商廣告的限制。
新宣布的措施強調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致力於在培育加密行業和維護散戶投資者利益之間取得平衡的承諾。此舉符合全球趨勢,監管機構越來越認識到,面對不斷變化的數字金融環境,需要全面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