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的小六會考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最近小六會考的華文口試,又在媽媽群中引發了大討論。
具體是怎麼回事?讓我們看看這位粉絲的分享~

文章來源:公眾號 藝聲智語
新加坡小六會考華文考試由四個部分組成,分三次考。最先考的是口試,通常安排在每年8月中旬,接下來是聽力測試,考試時間為9月中旬,最後一次是書面考試,包括作文,考試時間一般是9月底10月初。
今年小六會考的華文口試就安排在上周五 9月15日。這兩天,朋友圈裡、微信群里,大家都在討論一道口試題。網上流傳的題目是這樣的: 孩子:媽媽,你不用給我做飯了。 媽媽:為什麼?你現在正在發育,需要更多營養,怎麼可以不吃晚餐?
孩子:你做的飯太好吃了,我每次吃完都要吃第二碗,所以我現在體重正在增加。
媽媽:……
問題7 媽媽接下來會怎麼說?
(1)其實,你應該開始運動了。
(2)那我以後就少做一碗飯(另外一個版本是:那我以後就只做一碗飯)
(3)大家都應該吃有營養的食物。
大家對這道題的答案有爭議。選項2可能是正確答案,但是選項 1也能說得通啊。 我拿這道題問我家弟弟,弟弟說選2。他的理由是:忍不住要吃第二碗,那就只做一碗飯。我說選項1也有可能是對的啊。運動可以減肥啊。弟弟說,對話中沒有提到運動,為什麼要講運動呢?這是典型的直男思維,可是聽上去似乎還蠻有道理的。
我又拿著題目去問安娜。安娜反問我,你是媽媽,你會選哪一個啊?我說,我哪個都不選。我會說,哎呀,實在太好了,終於等到不用給你做飯這一天了。我最不喜歡做飯了,你不讓我做,正中我下懷。從明天開始,我翻身農奴得解放,可以放飛自我啦……
不過玩笑歸玩笑。回到這道題目,我的第一反應會選1。因為這也是我經常在家對孩子們說的話。對於選項2,我是不會選的。因為要做飯,肯定要做一家人的飯啊,怎麼會只做一碗飯呢?這句話也和日常生活不太相符啊。 其實小六華文聽力測試題有爭議也不是第一回了。2017年小六會考華文聽力測試題,依然是一道同樣類型的考題。


大家來看看這三個答案選項,是不是都像是正確答案?你們會選擇哪一個呢?
因為這道題目當時引起不小的爭議,《聯合早報》報道了這件事,還製作了一個視頻,來討論這三個可能都正確的答案。
視頻來自《聯合早報》官網 當時《聯合早報》也採訪了新加坡考試與評鑑局(SEAB)的工作人員。他們是這樣回復的:「這種題目的類型稱為「答覆」(rejoinder)。……考生需根據對話中所聽到的遣詞用字及語調,依照對話的背景得出適當解答。單看一些選項或許正確,但如果結合整個對話中的前因後果,可能就不是如此。」
也許出題人確實有其一定的想法和道理,但是對於這種三個選項都有可能的題目,還是要儘量避免拿來作為聽力測試的題目。畢竟,華文聽力考察的是語言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不是讓孩子們來做推理題的。
大家也可以留言說一說你們的看法~ 作者:許迎輝,筆名小灰塵 曾在北大出版社做編輯,現為美國《世界文化論壇報》特約編輯。最大的理想就是讀書、做書、寫書。在旅居幾個國家之後,目前定居新加坡。有一個愛思想的老公,還有兩個愛淘氣的娃。
做好煮婦之餘,也寫公眾號(id:藝聲智語),分享孩子們的成長點滴,也期待和大家一起讀好書,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