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更多住宅竣工以及租賃需求趨緩,預計未來幾個季度本地住宅租金增速會有所放緩。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周三(4月26日)發布的半年度宏觀經濟評估報告,隨著大量住房單位的竣工和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從租賃房搬到新房後,未來幾個月租房需求預計會有所緩和。

圖源:網絡
今年將在公共和私人住房市場完成近40,000個住宅單位,這是自2018年以來年度完成數量最高的。
根據中央銀行的報告(包括國家發展部的研究),這種完成速度將在未來兩年繼續,預計從2023年到2025年將有將近100,000個公共和私人住宅單位投入市場。

圖源:網絡
另一方面,當人們從租賃房搬到新家後,空置的租賃單位將會增加,這也將減緩租賃需求。
MAS表示,自2023年初以來,房地產機構在租賃單位的看房和租賃諮詢方面已經發現下降的趨勢。

圖源:網絡
據金管局透露,自2023年開始,房屋市場將迎來近10萬個公共和私人住宅單位的竣工,其中約4萬個將在今年完成,這是自2018年以來的最高年度竣工數。與此同時,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增長放緩也可能進一步影響租賃市場的情緒。
MAS同時表示,自2021年以來,公屋和私人住宅的租金分別上漲了38%和43%。

圖源:網絡
為什麼租金會上漲?
住宅租金的普遍上漲主要是由COVID-19大流行所帶來的「供需失衡」所致。
由於疫情導致的各種干擾,從人力到建築材料,已經導致私人和公共住宅項目的嚴重延誤。
2020年至2022年期間,平均每年完成約20,000個私人和公共住宅單位,比2018年至2019年每年平均完成26,000個單位的數量下降了22%。

圖源:網絡
供應不足與租賃需求旺盛相遇,居民們在等待新房竣工期間尋求臨時住宿,非居民的需求也隨著2022年邊境限制的放寬而增加。
中央銀行表示,持續強勁的就業和工資條件可能也有助於市場租金增長的強勁步伐。

圖源:網絡
市場失衡開始緩解
MAS指出,這種市場失衡「已經開始緩解,並將在今年逐步繼續緩解」,隨著大量竣工的住宅單位進入市場和租賃需求的預期適度下降。
CNA此前曾報道稱,租賃市場上正在出現「預期上升」的「不斷擴大的差距」,租戶抵制租金上漲,而房東則不願在成本上漲的情況下降低租金。

圖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