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H.W.布希,美國總統(1989—1993)
李光耀睿智的觀察和建議折射了他在漫長而精彩的人生歲月中所積累的智慧。他尤其重要的見解是關於中國未來與美國平起平坐時,將如何發揮影響和詮釋角色。思緒縝密的讀者將能從本書的觀點中,更清晰地洞悉未來世界的大致格局,相應地進行規劃。
——詹姆斯·博爾格,紐西蘭總理(1990—1997)
李光耀再次給人們呈現了清晰的思路、流暢的表述、重要思想的深度和常識。一本必讀的書!
——喬治·舒爾茨,美國國務卿(1982—1989)
具有洞察力、深思熟慮、深刻透徹及富有遠見。李光耀對這些國家和新加坡未來的評估和分析,是真正的出類拔萃。對那些需要了解世界現狀和未來的人,這將是一本重要的參考書。
——敦達因·再努丁,馬來西亞財政部長(1984—1991,1999—2001)
這本書在世界局勢非常不確定的時候面世。他所詳述的大議題,中東、中國、美國和歐洲,無論在今天還是在他或者我的有生之年,都充滿著困難和挑戰。
——卡林頓爵士,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1984—1988)
李光耀從不迴避問題,而是迎頭應對,揭露圍繞問題的既定假設,並毫不留情地痛斥不主動解決問題的藉口。對於問題,別人會閃爍其詞、有所保留,而李光耀則是直言不諱、開門見山。沒有其他政治家或評論員能比他更精通於現實政治。
——查爾斯·鮑威爾爵士,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私人秘書(1983—1990)
多年來,我有幸和他對話,並且每次都覺得增長見聞。即使不認同一兩個細節,仔細留意他的看法都會讓我獲益良多。美國人、中國人乃至各國人民都能從《李光耀觀天下》的觀點中受益。
——約瑟夫·奈博士,《權力的未來》作者,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卓越服務教授
光耀逝世 舉世同悲
2015年03月23日李光耀逝世後,聯合國及世界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及經濟界、藝術界人士發唁電或親自來新加坡出席李光耀的悼念活動。

圖為基辛格在新加坡弔唁李光耀,左為李顯龍,右為何晶。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李光耀的逝世表示哀悼。對新加坡政府與聯合國之間的密切合作表示感謝,並期待加深雙方的夥伴關係。
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對李光耀的逝世表示哀悼,對李光耀的家人表示誠摯慰問。

圖為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出席李光耀弔唁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表明聲明,就李光耀的病逝表示哀悼,向李顯龍及其家人表示慰問。納吉布說,李光耀把新加坡從一個新生國家,發展成為現代的、充滿活力的國家,他取得了巨大成就,留下了寶貴遺產。納吉布表示,馬來西亞將致力於與新加坡的未來關係發展;致力於在兩國之間、乃至整個東協,構建和平、穩定,並共享繁榮。
菲律賓 發表聲明說,菲律賓和新加坡民眾一起,悼念李光耀。聲明說,李光耀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把新加坡打造成為經濟強國和現代化社會。這不僅給本地區,也給世界帶來了積極影響。李光耀的堅韌精神、政治意願及智慧,將在今後的歲月繼續給人們啟發。

圖為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新加坡弔唁李光耀。
各國政要紛紛赴新加坡,出席李光耀的弔唁活動。除了基辛格、馬雲等等李光耀的老朋友外,還有 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以色列總統魯文.里夫林等等。

圖為中國著名民營企業家馬雲,在新加坡弔唁李光耀,可以看出新加坡對民營經濟的重視。
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從新加坡原外交部長拉惹勒南和基辛格對李光耀的評價,以及《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李光耀對全世界的認識來看,一方面說明李光耀對國際社會都十分了解,一方面也說明國際社會對李光耀也很了解,特別是他對中國和美國的了解,可以說了如指掌。
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在1972年出訪中國之前,對中國當時發生的事情「看不懂」,他特地到新加坡去「請教」李光耀對中國的的看法 ,可見李光耀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李光耀是東方與西方最了解的人,也是都可以接受的人, 是聯合國秘書長的最合適的人選,而且是美國和中國兩個大國,都會認可的聯合國秘書長。 可見,聯合國曾邀請李光耀出任秘書長的事情,並非是空穴來風。
如果李光耀同意擔任聯合國秘書長,國際形勢將會另外一種方式發展了。當然,這只是「假設」而已,歷史是沒有「假設」的。
李光耀曾經說過:「我已經耗盡一生,付出很大的努力,建立了這個國家,我再也沒有其他事情要做了。到最後的一天,我擁有什麼?一個成功的新加坡;我放棄了什麼?我的生命。」
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雖然李光耀辭去聯合國秘書長的職務,對聯合國可能是一個「損失」,但是對新加坡來說,卻是一大「收穫」。許多新加坡人認為,新加坡的成功,與李光耀密不可分。新加坡出了一個李光耀,是新加坡人的福氣。 如今,新加坡的GDP人均高達7萬多美元;新加坡護照免簽多次是世界第一;新加坡的人均壽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一個國家領導人,不要求對全世界作出什麼貢獻,只要把自己國家的事情做好了,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
(本文作者:田柏強)